中新社重庆11月6日电 题:台商刘添财31年两岸殡葬路:用温情守护生命终点
中新社记者 钟旖
“我在两岸从事殡葬业31年,非常热爱这个行业。”67岁的在渝台商、中国生命集团执行董事刘添财在采访伊始便坦言。自2005年“登陆”重庆以来,他已在这座山城深耕殡葬事业20年,从台湾高雄到大陆内地,他始终以“生命摆渡人”的姿态,跨越海峡守护生命的终点。

11月5日,刘添财在重庆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回顾其跨越海峡的生命守望之路。(中新社记者 钟旖 摄)
从负债治丧到行业革新:15岁少年的生命觉醒
1958年生于台湾高雄的刘添财,投身殡葬业的起点充满辛酸。“15岁时母亲去世,家里为办丧事负债累累。”这段经历让他立下誓言:“愿不再有家庭因治丧而负债。”从墓园管理到殡仪服务,他边学边做,1999年台湾“9·21”地震期间,他随企业赴南投义务服务44天,深刻体会到行业“庄重严肃与善意温暖”的双重使命。
为创新服务模式,刘添财走遍全球10余个国家学习先进经验。2005年,受友人邀请他来到重庆,成为大陆殡葬市场最早的台商开拓者之一。“台湾殡葬习俗本就源自大陆,核心都是实现‘生死两安’。”他强调,随着时代发展,殡葬服务需更贴合当代价值观,在文明传承中传递温情。
2010年12月9日,刘添财(左)将朱枫烈士骨灰交至其后人手中。(受访者供图)
护送英烈魂归故里:跨越海峡的生死接力
对刘添财而言,2010年护送朱枫烈士骨灰回乡是其职业生涯最难忘的篇章。近期,随着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热播,这段往事再次引发关注。他回忆道,在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的推动下,他受大陆委托将牺牲在台湾六十年的英烈骨灰从台北护送至北京。“接到委托时并不知道是这么伟大的英烈,但我的初心很简单——哪有老人不想落叶归根?这是殡葬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尽管过程波折,但在两岸各界人士接力下,朱枫烈士终于魂归故里。“当家属向我鞠躬、拉着我的手连声道谢时,我深感一切辛苦都值得。”这段经历不仅成为他最宝贵的回忆,更坚定了他推动两岸殡葬事业融合的信念:“只要两岸有需要,我愿继续全力以赴。”
两岸一家亲:殡葬业中的文化传承
如今,已近七旬的刘添财仍坚持每月往返两岸,既打理殡葬事务,也推动文化交流。他提出,殡葬从业者需掌握四项基本功:生命教育、临终关怀、悲伤辅导、殡葬管理。“只有了解生死的真谛,才能更好地传承‘慎终追远’传统。”
在他看来,殡葬业不仅是技术活,更是“以敬畏之心送逝者一程、以同理心暖生者心灵”的温情事业。“安抚每一个家庭的离别之痛,是充满意义的事。”展望未来,刘添财表示将继续在这条致敬生命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