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至30日,中国文明乡风大会在陕西延安隆重举办。本次大会以“文明,让乡村更美好”为主题,深入探讨了文明乡风建设的有效路径和具体方法,为乡村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来,我国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在文明乡风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地区,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孩子满月、乔迁新居等场合,往往要大办酒席,攀比之风盛行。仪式档次不断升级,大操大办、拼排场、讲面子成为常态。这种循环往复的人情债和份子钱,不仅给农村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也违背了传统礼俗的本意。
如何打破这些陈规陋习,实现“移”走旧习俗、“易”出新时尚的目标,培育出文明乡风,成为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
在广西阳朔县金宝乡,吴正军老两口正在为儿子吴金德筹办婚礼。由于老吴家收入全靠打零工,日子过得并不宽裕。在当地,以往婚丧嫁娶时,同姓家族和邻居都会前来帮忙,从帮忙开始就要办酒席,连续几天的流水席花费巨大,压力不小。这种攀比之风让不少家庭苦不堪言。尽管中央高度重视遏制婚俗陋习、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各地也积极落实相关政策,但改变并非一蹴而就,很多人即使丢了“里子”也要挣足“面子”。
然而,今年吴金德的婚事却显得喜庆热闹而又轻松,节约了不少钱。这一变化是如何实现的呢?

在广西阳朔婚姻登记处,新人进行结婚登记后,办事人员会主动推介婚礼简办。这是2023年以来当地移风易俗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利用关键环节的关键人物进行宣介,推动婚俗思想认识的转变。
思想的转变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让群众真正认同并践行婚俗改革和移风易俗。当地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等手法,使移风易俗成为群众自觉的行为。干部和村民代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针对红白事操办事宜展开讨论。商议之后,村委会和村民代表挨家挨户征求意见,传达精神。最终,朝阳村将喜事规模不超过15桌、丧事规模不超过20桌、每桌宴席标准不超过400元等写入村规民约。和朝阳村一样,当地不少村子都根据各自情况制定了红白喜事操办规模、宴席标准等村规民约。这些村规民约中明确约定了红白事的操办规模、宴席标准、礼金上限、服务队伍和监督管理等内容。对于这样的变化,不少老百姓表示乐见其成,统一的标准有效刹住了攀比之风。
此外,村里红白理事会的成员还会以婚礼“提调”——即理事的身份参与婚礼筹备。吴康锡是吴正军家这场婚礼的“提调”之一,他忙前忙后,严格控制采买标准,既让客人吃好,又不铺张浪费。
移风易俗,不仅要改变陋习,更要改变乡村的精神风貌。如何在移除不合时宜的风俗习惯基础上,发展更为丰富的文化生活,倡导新时代科学理性的文明风尚,成为很多乡村在移风易俗工作中面临的新挑战。
在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以前不少村民闲下来无所事事,攀比、铺张浪费现象严重,而收入却上不去。这样的状况在当地曾经非常普遍。村民陈美美回忆道:“要么看点电视,要么就刷刷手机,又没有稳定的工作。孩子感冒了,可能兜里面就只有几十块。”
百无聊赖间,县城的免费农民画学习班宣传吸引了陈美美。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了名,参加了三江农民画的培训。农民画需要动心思去琢磨,有一定门槛。因此,要更好地发扬这项传统文化习俗,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扶持与引导。
通过培训班的学习,陈美美学到了如何将绘画技术与自己的生活、当地的民族特色结合起来。加上业余时间自己的学习琢磨,她进步很快,最终成为了专业的画师,画作受到广泛关注和欢迎。免费的农民画培训班培养了一批批和陈美美一样优秀的三江农民画画师,而培训只是第一步。
三江侗族自治县委书记贺莹表示:“有了队伍,怎么能够让农民画创出一番天地?这几年,党委政府在外面开展一系列农民画展览,也把外面的一些展览带进来共同展出,促进我们农民画在国内或者区内外小有名气。”
陈美美就是画展的受益者。她的画作多次入选各级画展,并被收录进画册中。最让她难忘的是入选2024年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进行了发言。她感慨道:“我还记得我女儿一直问我,妈妈天上是什么?我说是飞机。你努力读书,我以后要跟着你一起去坐飞机。我没想到我女儿还没长大,我就因为画画坐飞机去了北京。真的画画改变了我,也改变了我们家乡。”

当地很多村民和陈美美一样,因为学习了三江农民画,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变。独峒镇是三江农民画的起源地,镇上的一家侗画博物馆展示着三江农民画的发展与历史,还在二楼搭建了创作平台。过去,不少人有事没事喜欢在附近聚在一起喝酒、打牌。如今,闲暇时候,不少附近的村民还会来这里聚集,但吸引他们的却是绘画和交流。在二楼平台,有人还搭起架子,做起绘画的直播。
杨共国是绘画36年的老画师,他也是农民画免费学习班的老师。从以前少有交流者的状态,到现在被农民画爱好者环绕,绘画已经成为当地不少村民休闲生活的一部分。
目前,三江侗族自治县长期从事农民画创作的作者已超千人,还有更多的爱好者和学习者。他们创作的大量作品广受欢迎,三江农民画全产业链预估年产值约1200余万元。
在广西书画院、柳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单位的支持下,三江侗族自治县定期举办侗族农民画文化艺术节,还在当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程阳八寨建设了三江侗画博物馆,将三江农民画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打造农民画主题的乡村旅游线路。
倡导与约束结合,政府引导与群众自治相结合,这使得群众乐于接受移风易俗并付诸行动。与此同时,通过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在广西全区,这些举措使移风易俗工作进一步推进,让乡村文明焕发新气象。
采访期间,记者能够感受到新时代文明风尚下农村活力满满的新生活。无论是因为爱走在一起、不被高额彩礼和豪华婚宴所累的一对对新人脸上幸福的爱意,还是陈美美和友人们相互支持、共同作画的兴奋,相信您也能够感受到他们向上、进取的生活进行曲。这就是移风易俗所带来的变化。风俗之变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各界共同努力、循序渐进、破立并举,文明新风才会吹遍乡村的每个角落。
编辑丨田宇
摄像丨孙利民 黄海峻
策划丨余仁山
剪辑丨佟永杰
(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