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天津11月10日电 题:全球职教青年齐聚天津 技能比拼促国际交流
作者 薛淳月 王君妍
在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排位赛的赛场上,一件融合中外文化的糖艺作品——「零糖玫瑰慕斯」成为全场焦点。这件由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王子悦与巴基斯坦队友共同完成的作品,不仅展现了精湛技艺,更成为跨文化友谊的象征。
国际选手同台竞技 糖艺作品见证友谊
11月10日,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排位赛国际组比赛在天津拉开帷幕。来自哈萨克斯坦、法国、荷兰、马来西亚等16个国家的30支参赛队伍、百余名选手齐聚一堂,在糖艺西点制作、人工智能应用等多个项目中展开激烈角逐。
「我们的糖艺西点采用巴基斯坦杏仁作为饼底,最终制作出这款既美观又健康的玫瑰慕斯。」王子悦向记者介绍道。她表示,这件作品不仅是技艺的展示,更是团队情谊的结晶。
王子悦的巴基斯坦队友穆罕默德·沙扬感慨道:「在巴基斯坦,很多人对中国文化充满兴趣。这次比赛让我有机会深入了解中国,也结识了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我们一起工作、交流,用不同语言合作,这是非常宝贵的经历。」他希望未来能继续参与两国职业教育合作,将这份学习与友谊带回家乡。
人工智能项目显默契 跨文化协作成亮点
在人工智能展示项目中,来自柬埔寨的选手狄碧欣遭遇突发状况——协助演示的人工智能系统出现波动。她的两名队友迅速上前协同排障,系统恢复后,她沉着接续讲解。短短几分钟的配合,成为本届大赛国际团队默契协作的生动缩影。
「我看到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得非常快,科技水平也很高。我想学习这些知识,回国后推动我们国家的技术发展。」狄碧欣表示。
语言障碍成挑战 技术交流促理解
来自法国的选手兰斯洛特·布朗迪(Lancelot Brondy)对比赛印象深刻。「我们的校长在了解这项赛事后鼓励我们报名,经过层层选拔,我们才有机会来中国参赛。」他说,一位中国教师曾告诉他们,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这场赛事将帮助他们「更进一步」。
布朗迪坦言,最大的挑战并非技术本身,而是沟通。「如何用简洁的语言向评委解释复杂的专业术语,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难题。」他认为,这场比赛不仅是技能竞技,更是一堂让技术成为「世界通用语言」的课程。
技能与创新交汇 职业教育多样性尽显
从人工智能到甜品创作,技能与创新在赛场交汇,也让职业教育的多样性在天津集中呈现。许多选手表示,此行不仅是为奖牌而来,更希望借鉴中国职业教育经验,把所学化作建设家乡的动力。
此次大赛不仅为全球职教青年提供了展示技能的舞台,更成为促进国际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