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太原11月3日电 (杨杰英 张颖) “从古丝绸之路到现代‘一带一路’,中国与世界连接的纽带始终是真诚与友谊。”11月3日,山西大学的一间教室里,来自老挝的留学生赵克胜正通过中老铁路的案例,向同学们分享两国合作带来的民生福祉。这一场景,正是众多外国留学生“多维感知中国”的生动写照。
在同场分享会上,印度尼西亚留学生周森马以“雅万高铁”为切入点,对比中印尼两国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路径,探讨高铁建设如何为东南亚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课堂之外,留学生们还通过实地走访,深入触摸中国发展的脉搏。
在武乡县岭头村,来自刚果(金)的留学生高明观察到,中国政府通过精准扶贫政策,帮助村民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实现脱贫致富。“这些经验不仅适用于中国,也为非洲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他感慨道。
科技创新领域同样令留学生惊叹。在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越南留学生裴氏庄亲手触摸到厚度仅0.02毫米的“手撕钢”——这种能徒手撕开的特种钢材,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当了解到其自主创新历程后,裴氏庄表示:“中国经验不仅是现成的答案,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文化体验环节则让留学生们沉浸于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琵琶演奏的悠扬旋律、茶艺展示的禅意美学、书法与国画的笔墨意趣……一系列实践活动让他们从不同维度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随着对中国了解的深入,留学生们自发成为“中国故事”的传播者。埃及留学生李仁安学习山西天塔狮舞的视频在网络引发热议,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表演,让更多人看到中国民间艺术的活力与美感。越南留学生陈氏美幸则凭借剪纸作品《剪纸艺术》在“非遗正青春”大赛中获奖,她计划通过社交媒体向海外青年介绍这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老挝留学生玛莉通过研究晋商故事,对“诚信为本、开拓进取”的晋商精神有了全新理解。
从科技创新到文化传承,从脱贫攻坚到民间艺术,这些外国留学生正以多元视角,向世界讲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