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乌镇峰会十年回望:网络空间命运与共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5-11-12 00:32: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刘阳禾

中新网浙江乌镇11月9日电 (鲍梦妮)十年前,“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首次被提出。十年间,世界如何实现网络空间的“命运与共”?这一命题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得到了多维度的回应。

11月7日至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以下简称“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举行。多位连续多年参会的“老友”齐聚一堂,分享他们对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与思考。

网络之至:全球数字基建加速互联互通

十年来,全球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显著加快:5G网络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宽带网络普及率大幅提升,IPv6规模化部署稳步推进,用户数量与应用支持率双双攀升。世界正通过数字技术紧密相连,形成“地球村”般的互联格局。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首席执行官洪曜庄指出,自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以来,世界共同见证了5G的全球推广、人工智能(AI)的起步,以及数十亿人融入数字经济浪潮。他强调:“若能始终以创新、合作、信任为优先事项,我们必将构建一个更加智能、安全、包容的数字未来。”

作为乌镇峰会的“全勤生”,安恒信息今年荣获世界互联网大会杰出贡献奖。该企业不仅为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授课,还通过AI与数据安全实践,输出可复制的技术标准与合作机制。安恒信息董事长范渊表示:“我们以技术创新为桥梁,推动领先成果快速扩散,助力后发主体少走弯路,让数字技术红利惠及更广泛人群。”

机器人“交警”在浙江桐乡乌镇上岗。 钱晨菲 摄

网络之智:5G与AI赋能生活与产业

在乌镇,5G与AI技术已深度融入日常生活:沿街餐厅的阳光厨房实现透明化管理,景区机房通过AI+视联网提升运维效率,路边的无人售货小店提供便捷服务。这些场景折射出数字技术对产业变革与经济转型的推动作用。

京东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刘强东预测:“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时代的到来,未来5年内,中国的社会化物流成本将持续降低,其进度将超过过去10年甚至15年的总和。”作为“杭州六小龙”之一,群核科技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黄晓煌也表示,中国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用户与数据,为企业的快速成长提供了沃土。

数字技术的红利不仅惠及中国,更通过国际合作延伸至全球。在东南亚,中国企业助力打造东盟首家5G智慧医院;在拉美,中国与巴西、厄瓜多尔等国利用数字技术保护亚马孙雨林与海洋生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总干事邓鸿森在视频演讲中强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核心在于互联网本身的进化,而乌镇峰会为全球对话与合作提供了关键平台,这种合作既是互联网发展的根基,也是其未来方向。”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创新设置“六小龙乌镇对话”。 吴君毅 摄

网络之治:创新治理模式应对技术挑战

网络技术的快速迭代对治理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通过备案433款大模型并公开训练方法、安全机制等核心信息,探索出一条兼顾事前掌握与事中管控的AI治理路径。阿里研究院院长袁媛认为,这种安全治理模式与制度创新,是中国对AI发展保持乐观的重要原因。

中科曙光高级副总裁李斌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需打破技术壁垒,搭建理解与互信的桥梁。他介绍:“今年9月,我们联合AI产业链上下游20多家伙伴发布‘AI计算开放架构’,为全球AI应用开发提供统一标准,降低创新门槛。”

加纳科网董事长、互联网名人堂入选者尼·奎诺则从发展中国家视角出发,呼吁通过乌镇峰会加强技术合作与转移。他表示:“我们希望夯实基础、加强培训,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融入全球供应链,共同应对新兴技术挑战。”

十年间,乌镇峰会已成为观察全球数字治理的重要窗口。从基础设施到智慧应用,从产业升级到治理创新,各方正以实际行动诠释“命运与共”的深刻内涵,共同迈向更加开放、包容的数字未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