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南京11月2日电(记者 徐珊珊)“复发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必须重视再次检测,一次精准的评估可能带来全新的治疗选择。”11月1日,在南京举办的“为HER发声”乳腺癌患者教育关爱活动上,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殷咏梅教授的呼吁引发广泛关注。她指出,随着靶向治疗、免疫疗法等创新手段的普及,中国乳腺癌诊疗模式正经历深刻变革,但患者对再检测的认知仍存在显著不足。
由殷咏梅教授领衔编撰的新版《CSCO乳腺癌患者教育手册》正式发布。该手册整合了全国30余位顶尖肿瘤专家的临床经验,首次系统梳理了从早期筛查、病理分型到个体化治疗的全流程知识。手册采用图文结合、案例解析的形式,将复杂的医学术语转化为患者“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实用指南。
“手册不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患者参与治疗决策的‘桥梁’。”殷咏梅强调,通过提升疾病认知水平,患者能够更理性地与医生沟通治疗方案,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
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史安利指出,当前精准医疗在乳腺癌领域的应用仍面临两大挑战:一是患者对HER2低表达、三阴性乳腺癌等细分类型的认知滞后;二是基层医疗机构缺乏最新的诊疗技术培训。“真正的健康公平,是让每个患者都能获得适宜的医疗资源。”她呼吁建立覆盖城乡的乳腺癌诊疗协作网络,通过远程会诊、病例共享等方式缩小区域差距。
若初健康创始人蒋岑分享的调研数据印证了这一观点:在接触最新诊疗信息后,超70%的晚期患者表示“重燃治疗信心”,其中35%的患者因此调整了治疗方案。“信息透明化正在改变患者的生存轨迹。”蒋岑说。
与会专家达成共识:推进乳腺癌精准诊疗需“双轮驱动”——既要加强基层医生的继续教育,也要构建多层次科普传播网络。具体措施包括:
“精准医疗不是少数医院的‘专利’,而是整个医疗体系的共同目标。”殷咏梅透露,江苏省人民医院已牵头成立长三角乳腺癌诊疗联盟,未来将通过定期巡讲、病例讨论等方式提升区域同质化诊疗水平。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