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0月31日电 (记者 孙自法) 记者10月31日从中国地震局获悉,由中国发起的地震科考委员会已通过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执委会审议正式成立。这是IASPEI框架下中国倡议成立的首个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局李营研究员担任该委员会首任主席,标志着中国在全球地震减灾领域迈出重要一步。
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是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下属的专业协会,致力于推动地球内部结构、性质与过程的研究与发展。作为地震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科技组织之一,IASPEI在全球地震科学合作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此次中国倡议成立的地震科考委员会,是其框架下首个由中国主导的专业委员会。
地震科考委员会将在IASPEI框架下建设一个重特大地震跨学科快速响应与科学考察平台。该平台将整合全球资源,深化对地震发生和致灾机理的研究,推动地震减灾技术的国际合作与共享。通过这一机制,中国不仅将提升自身在地震科学领域的国际话语权,还将为全球灾害应对提供中国方案,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为提升中国在国际地震减灾领域的影响力,中国地震局于2023年7月正式向IASPEI提出建立地震科考委员会的倡议。经过两年多的多轮磋商与沟通,该倡议于2025年9月上旬被纳入IASPEI大会决议,并于9月底经执委会审议通过,最终正式设立。这一过程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地震科研实力与减灾理念的广泛认可。
地震科学考察是认识地震机理、分析致灾因素的关键途径,对震后趋势判断、应急救援安全及灾后重建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地震局长期重视地震灾害调查研究,曾对200多个5级以上地震震例进行系统总结,尤其是对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九大地震的解剖研究,在国内外产生深远影响。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地震局已组织10余次国内外重大破坏性地震的科学考察,积累了丰富的数据与经验。这些工作不仅深化了对地震发生机理和灾害特征的科学认知,还形成了一套经过实践检验、可推广的地震科考工作模式,为全球地震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