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AI技术赋能:中国黑土地保护迎来智能化新突破

时间:2025-11-18 18:39: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胡寒笑

中新网长春11月2日电 (记者 郭佳)在11月2日于吉林长春举行的第三届黑土地耕地质量监测评价研讨会上,来自中国30家科研机构的近百位专家达成重要共识:人工智能(AI)技术正成为黑土地保护与治理领域的新型“农具”,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黑土地耕地质量监测评价研讨会现场

会议现场。 郭佳 摄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办,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承办。与往届聚焦“修复”“保护”的讨论不同,今年会议重点转向如何通过大数据与大模型技术赋能黑土地保护,推动治理模式向智能化、精准化方向跨越式发展。

多支科研团队在会上分享了AI技术在黑土地监测领域的创新成果。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团队正在构建黑土地大数据大模型监测网络系统,该系统可对土壤进行“CT式”深度分析,实现从宏观区域监测到微观地块调控的全链条智能化管理。这一技术突破为黑土地保护提供了精细化、高效化的解决方案,显著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

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牵头研发的基于DeepSeek驱动的黑土地保护智能平台,则通过机器学习算法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土壤变化规律,实现从被动治理向主动预警的转变。该所所长姜明表示,AI技术的融入使黑土地监测体系具备前瞻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新的科技支撑。

与会专家指出,“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中国在黑土地保护与利用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其中AI技术发挥了关键作用。随着“人工智能+”行动的深入推进,AI技术有望延伸至施肥、栽培、收获等农业生产全流程,推动传统农业向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

针对技术落地应用,专家建议需重点关注两大方向:一是要结合区域实际需求,避免“万能模型”思维,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开发专用模型;二是需立足本土数据构建算法优势,因国外模型因数据差异难以直接适配中国国情。这些建议为AI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可持续应用提供了重要指导。(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