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1月15日电 题:外籍世界冠军执教中国艺体:精准美学赋能东方柔美新突破
作者 周昕
聚光灯下,16岁的中国艺术体操选手房笑微身姿轻盈,在1分半钟的球操表演中精准完成每一个旋转与抛接。台侧,中方教练刘舒与俄罗斯籍世界冠军塔季娅娜·谢尔盖耶娃目光如炬,紧盯运动员的每个细节——从手指的伸展角度到落地时的重心控制,两位教练的专注程度丝毫不逊于场上的选手。

11月14日,2025年“优雅天使杯”国际艺术体操邀请赛暨北京TOP艺术体操国际公开赛在北京收官。图为辽宁金满星艺术体操俱乐部选手房笑微在比赛中。(赛事组委会 供图)
世界冠军执教两月助力中国选手闯入国际决赛
在14日落幕的北京国际艺术体操公开赛中,来自辽宁金满星俱乐部的房笑微从40余名国际选手中脱颖而出,成为成年组球操项目唯一晋级决赛的中国选手。这一突破性成绩的背后,是刚加入队伍两个月的塔季娅娜·谢尔盖耶娃的精准指导。这位曾包揽世界冠军与欧洲冠军的艺体名将,正以独特的“精准美学”训练体系,为中国选手注入新的竞争力。
作为蝉联五届全运会冠军并持续为国家队输送人才的传统强队,辽宁金满星艺术体操俱乐部此次特邀塔季娅娜加盟。“我们根据队伍风格与发展需求,引入具有国际视野的外籍教练。”俱乐部成年个人项目主教练刘舒透露,外籍教练的加入显著提升了队伍在难度动作完成质量与艺术表现力方面的综合水平。
毫米级标准打造肌肉记忆 尊重个性激发运动员潜能
“外教对动作细节的苛求堪称‘毫米级’。”房笑微回忆训练场景时表示,塔季娅娜会反复纠正身体难度的完成角度,一个抛接动作常需练习上百次直至形成肌肉记忆。尽管在决赛中“抛球稳定性”与“身体难度衔接”仍有提升空间,但这种严苛训练已让她在短短两个月内实现技术飞跃。
塔季娅娜的执教哲学核心是“以运动员为本”。“我从不否定队员,而是用具体标准替代模糊评价。”她独创的“三维指导法”通过明确肢体位置(如腿抬至120度)、量化动作幅度(如手臂伸展距离)和强化节奏把控,帮助选手在无压力状态下突破极限。针对每位队员的性格特点与身体条件,她更量身定制训练方案,房笑微的柔韧性优势与另一名选手的力量特长均得到针对性开发。
音乐选择尊重运动员偏好 技术编排实现人乐合一
决赛中,房笑微选择的一首柔美乐曲与多数选手的激昂曲风形成鲜明对比。这一编排正是教练组与运动员充分沟通的成果。“这首曲子能完美呈现房笑微的技术特点。”塔季娅娜解释,艺术体操是身体语言与音乐情感的双重表达,若选手对场上元素产生抵触,这种负面情绪会被裁判与观众敏锐捕捉。因此,从音乐筛选到动作设计,团队始终将运动员的主观感受置于首位。
见证中国艺体崛起 搭建中俄体育交流桥梁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集体全能银牌实现奥运奖牌“零突破”,到2024年巴黎奥运会集体全能金牌打破欧洲40年垄断,中国艺术体操的崛起轨迹令塔季娅娜印象深刻。“这个项目已成为俄中体育交流的重要纽带。”深耕艺体领域二十余年的她表示,未来将继续助力中国选手冲击国际顶尖赛事,让更多东方面孔闪耀世界舞台。
本次赛事中方顾问、中国艺术体操资深裁判郭力指出,目前全国已有十余家俱乐部引入外籍教练。“在动作规范度与艺术创新力方面,中国选手仍有提升空间。”他强调,外籍教练带来的不仅是先进训练方法,更通过跨文化交流推动项目理念革新,这对中国艺体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在异乡执教的日子里,塔季娅娜已融入中国生活:“这里有美味的饺子、温暖的团队,更有让我热血沸腾的艺术体操事业。”这位世界冠军的东方之旅,正书写着中俄体育交流的新篇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