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云南社科专家盈江行: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时间:2025-11-18 21:21: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韦俊龙

中新网云南德宏11月14日电 (时文枝)11月12日至14日,2025年“云南社科专家盈江行”集中调研咨询活动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顺利举行。此次活动汇聚了来自中共云南省委政策研究室、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云南大学等单位的8位专家学者,他们以“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为核心主题,深入盈江县多个乡镇(街道)及相关企业,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开展了一场全面而深入的集中调研,为当地农文旅的深度融合与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云南社科专家基层行”调研咨询活动,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与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以下简称云南省社科联)共同主办,是云南社科界践行“四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今年,活动创新性地采用了“专项调研咨询+集中调研咨询”模式,此次盈江行作为2025年度集中调研咨询活动的第三站,备受关注。

盈江县,位于云南西南部,是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经贸往来的重要门户,同时也是云南省的重点侨乡之一。这里自然风光旖旎,文化底蕴深厚,素有“中国鸟类资源第一县”“中国犀鸟谷”“中华翡翠毛料城”等美誉,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11月14日,“云南社科专家盈江行”调研咨询反馈现场。李升宽 摄

在14日举行的调研咨询反馈环节,与会专家学者结合实地调研情况,纷纷提出了一系列兼具针对性与操作性的发展建议,为盈江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为《盈江县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及对策研究》专项调研咨询团队的负责人,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陈永涛代表项目团队发言。他提出,可实施“12345”康养旅游崛起计划,以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具体而言,即塑造“中国犀鸟谷,为爱赴盈江”的鲜明形象;用活“中国鸟类资源第一县”和“中华翡翠毛料城”两大品牌;推动大众与小众、乡村与城市、旅居与观光三结合;创意开发水韵、田园、民俗、边境四类资源;打造乡村旅居、休闲康养、民族风情等五条主题线路,形成多元化、特色化的旅游产品体系。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原一级巡视员马迎春则强调,需系统传承、保护并活态利用盈江的民族、边地、红色及农耕文化资源,以此作为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她建议,整合部门资源,以创建4A级景区为抓手,形成“主业+旅游”协同发展格局,提升盈江旅游的整体竞争力。

中共云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原一级调研员向忠义提出,应通过畅通景区道路、引进优质文旅企业、实施森林康养项目、深化民族文化挖掘、建设特色旅居社区等举措,助力打好“中国犀鸟谷,美丽大盈江”组合牌,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校刊部编审陈朝华从“中国犀鸟谷”与大盈江联动发展的角度建议,对该县石梯村观鸟点进行整体规划与生态保护,增设沿途动植物观赏项目,打造从山脚至山顶的立体生态游线。同时,将民族历史文化与大盈江自然景观深度融合,打造沿江民族生态文化长廊,丰富游客的旅行体验。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王贤全指出,应在保护、特色、鲜活、融合上持续发力,深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开发民族文化视觉识别系统,推进“文化+”产业联动,增强盈江文旅的辨识度与体验感,让游客在游览中感受到盈江的独特魅力。

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专职副院长、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刘同山建议,多措并举提升盈江旅游知名度,精心编制旅游宣传资料,做好客源市场细分,以精准营销推动农文旅融合提质增效,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盈江的美丽与魅力。

云南省社科联相关负责人表示,集中调研虽告一段落,但智力支持将持续在线。未来,云南省社科联将进一步完善桥梁纽带作用,汇聚专家资源,为盈江发展提供长效智力支撑,助力盈江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