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0月30日电 (记者 孙自法)10月28日至29日,由“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主办的科学创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大会以“科学创新引领可持续未来”为核心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机构负责人、院士专家、高校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国际科技合作新路径,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ANSO科学创新大会现场。ANSO秘书处 供图
三大环节覆盖科技合作全领域
本次大会设置开幕式暨全体会议、三场专题分论坛及闭幕式总结等环节,议题涵盖可持续发展、人工智能治理、科技能力建设等前沿领域。通过跨学科对话与案例分享,全面展现了国际科技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凸显了ANSO作为全球科技合作枢纽平台的凝聚力与影响力。
在开幕式上,ANSO相关负责人强调,科学创新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关键力量,国际合作则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必由之路。主旨演讲环节中,中外专家围绕“数字技术赋能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协同研究”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为破解可持续发展难题提供新思路。圆桌讨论环节则聚焦“开放科学与创新共促包容性发展”,20余位ANSO理事单位负责人共同谋划合作新机制。
分论坛聚焦三大核心议题
在“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分论坛上,中外学者通过案例研究分享了科技赋能生态保护的实践经验。例如,喜马拉雅山脉冰冻圈监测技术、基于大数据的粮食安全预警系统、植物多样性保护数据库建设等项目,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分论坛则直面技术伦理挑战。与会专家提出,需建立跨国界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平衡创新驱动与风险防控。会议期间发起的“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国际研究网络”,将通过联合研究、标准制定等方式,推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体系完善。
针对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短板,“STEM能力建设与高等教育合作”分论坛提出多项创新举措。包括开发跨文化STEM课程、建立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共享科研设施资源等,旨在缩小全球科技能力差距,培育下一代创新人才。
接续会议谋划未来发展蓝图
作为本次大会的重要延伸,ANSO会员大会与理事会将于近期召开。会议将审议联盟发展战略规划,选举新一届理事会成员,并推出“一带一路”科技合作创新基金等支持计划。这些举措将进一步强化ANSO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引领作用。
据悉,自2018年成立以来,ANSO已发展为由58家成员机构组成的国际科学组织,覆盖“一带一路”沿线60%以上国家。通过搭建开放包容的合作平台,ANSO持续推动科学创新成果惠及更多发展中国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科技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