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中国风物报告》揭晓百大特色风物 90后成风物旅行主力军

时间:2025-11-19 10:35: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陈海峰

中新社北京10月31日电(记者 应妮)中国旅游研究院与旅游社交分享平台马蜂窝于10月31日在北京联合发布《中国风物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首次推出中国百个独特风物榜单,精准契合当下年轻人对深度文化体验的旅游需求,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风物定义升级:从“土特产”到文化集合体

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分析所宦梅丽博士在解读报告时指出,风物已超越传统“土特产”的单一范畴,成为融合地域特色与文化独特性的综合载体。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具象化的文化符号,传递地方精神内核,例如凉山火把节展现的彝族风情、江永女书承载的女性文化智慧、顺德美食浓缩的粤菜精髓,以及独竹漂演绎的“一苇渡江”传统绝技。

百大风物全景呈现:五大类别覆盖多元文化

报告系统梳理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百个风物,覆盖五大核心类别:

  • 节庆习俗:如凉山火把节、傣族泼水节等民族盛典;
  • 非遗传承:包括世界唯一女性文字江永女书、苏绣等传统技艺;
  • 特色美食:顺德美食、兰州牛肉面等地域饮食代表;
  • 民俗艺术:独竹漂、皮影戏等民间表演形式;
  • 文化IP:故宫文创、敦煌壁画等现代文化衍生品。

用户画像:90后领跑,00后潜力凸显

报告通过大数据分析揭示了风物旅行的用户特征:

  1. 热度持续攀升:“非遗”“民俗”相关搜索量年均增长超40%,成为年轻人出行新动机;
  2. 年龄分层明显:90后以36.6%的占比成为主力军,00后群体增速显著,显示巨大消费潜力;
  3. 客源地多元化:风物资源丰富的小城旅游热度上升,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的客源差距逐步缩小;
  4. 搜索关键词丰富:年轻人高频搜索“非遗体验”“民俗手作”“小众秘境”等细分领域。

未来方向:科技赋能文化标识挖掘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此次报告的发布标志着旅游行业进入“文化深挖”新阶段。未来将依托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持续发掘在地风物资源,通过数字化手段活化文化标识,推动“风物旅行”成为文旅融合的重要载体。

(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