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池11月17日电 (陈沿佑)“山歌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用歌唱的方式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娓娓道来。”缅甸未来新闻社副总编辑梁玉华在近日接受采访时感慨道。11月14日至16日,来自泰国、柬埔寨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21家海外媒体代表齐聚广西河池市,通过实地走访,深入了解当地在文旅融合与农业创新领域的实践成果,感受中国山区发展的蓬勃生机。
山歌传情:文化符号的跨域共鸣
在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梁玉华向壮族歌手郭桂英学习山歌演唱。她发现,这种以悠扬旋律承载生活点滴的艺术形式,不仅是广西极具辨识度的文化符号,更是一种跨越语言障碍的情感表达方式。“山歌的旋律和歌词里藏着生活的智慧,这种鲜活的文化体验让我印象深刻。”梁玉华说。
图为海外媒体代表在拍摄壮族歌手演唱山歌。俞靖 摄
百香果基地:农业经验的跨国传递
在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天河镇的千亩百香果种植基地,老挝国家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马诺利·科昆博里萨克详细了解了规模化种植模式与产业链发展情况。他指出,百香果在老挝虽广泛种植,但多以家庭或小农户经营为主,缺乏大型农场的技术支撑。“中国的规模化种植经验对老挝农业转型很有借鉴意义,我会将这里的模式分享给亲友,帮助他们提升产量与收益。”马诺利说。
沉浸式体验:文化传播的创新路径
河池宜州作为刘三姐文化的发源地,将传说人物转化为可感知的文化体验。泰国媒体人诺帕里·卡蒙苏万换上戏服化身“秀才”,用泰语即兴演唱山歌,引发现场欢笑与掌声。“泰国也有丰富的传统文化,但传统讲述方式容易让游客感到枯燥。河池的沉浸式体验让我看到,文化传播可以更生动、更互动。”诺帕里表示,这种创新模式值得泰国文旅从业者学习。
文明互鉴:共绘发展新图景
从山歌里的情感共鸣到农业基地的经验共享,再到沉浸式体验的文化创新,海外媒体人的三天行程,既是一场见证中国山区蜕变的探索之旅,更是一次跨越国界的文化对话。当特色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传递,当发展智慧以更开放的姿态交流,文明的纽带愈发坚韧,共赢的未来愈发清晰。广西河池,正以独特的文化魅力与创新实践,书写着联结中外、共促发展的新篇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