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甘肃嘉峪关:打造西北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民生答卷

时间:2025-11-20 04:23: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苏亦瑜

中新网兰州10月31日电 (刘薛梅)在西北戈壁深处,一座以长城关隘命名的城市正书写着独特的幸福密码。31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决胜收官‘十四五’争先进位话发展”主题发布会上,嘉峪关市委书记刘恩举用一组组民生数据,勾勒出这座“戈壁明珠”的温暖底色——教育普惠率突破99%、高考本科录取率连续11年全省第一、人均预期寿命超全国平均水平,连续两年荣膺“最具幸福感城市”。

嘉峪关生态之城

教育优先: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跨越
作为全国唯一整市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认定的地级市,嘉峪关将教育视为民生之基。五年来投入5.66亿元实施教育项目,新建改扩建校舍11万平方米,新增学位7485个,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9.2%的背后,是政府每年超3000万元的财政补贴;高考本科录取率连续11年领跑全省的背后,是“名师工作室”“智慧课堂”等创新教育模式的持续深耕。

嘉峪关关城景象

医疗升级:从“看得上病”到“看得好病”的突破
在医疗卫生领域,嘉峪关同样交出亮眼成绩单。“十四五”期间投入8.5亿元实施51个医疗项目,每万人三甲医院数位居全国前列,基层医疗机构创评达标率100%。这里不仅建成甘肃省首个“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市,更通过“医联体”“家庭医生签约”等模式,让居民在社区就能享受三甲医院专家服务。数据显示,当地人均预期寿命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3岁,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的荣誉实至名归。

嘉峪关东湖景区

城乡融合:从“收入差距”到“共同富裕”的探索
作为甘肃省唯一全域城市化试点城市,嘉峪关以工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35万亩,培育出辣椒、高原夏菜等特色产业基地。2024年农业增加值达7.3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5.2%;村均集体经济收入突破84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742元,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更值得关注的是,城乡居民收入比从1.99:1优化至1.82:1,城乡融合发展的“嘉峪关模式”正在西北地区形成示范效应。

幸福图景:从“民生清单”到“幸福账单”的兑现
这份幸福答卷还体现在更多细节中: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9.95万人次,带动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养老服务实现城乡全覆盖,60岁以上老人每月最高可享1833.5元养老补贴;便民服务热线满意率连续三年全省第一……正如副市长周俊锋所言:“民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接力跑。”从教育到医疗,从就业到养老,嘉峪关正以“绣花功夫”织就一张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幸福保障网。

当夕阳为雄关披上金纱,东湖公园里锻炼的老人、校园中朗朗的书声、社区里欢声笑语,共同构成这座城市的幸福注脚。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嘉峪关用实际行动证明:幸福,不仅是荣誉榜单上的排名,更是每个市民脸上洋溢的笑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