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湖南江华水口镇:小玫瑰撬动乡村大产业 共筑共富新篇章

时间:2025-11-20 19:33: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刘阳禾

中新网永州11月20日电 (黄春华 杨露) 连日来,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水口镇的千亩食用玫瑰园内,呈现出一派繁忙而生机勃勃的景象。花农们挎着竹篮,穿梭在花丛中,将一朵朵娇艳欲滴的玫瑰采入篮中,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水口镇,地处湘、粤、桂三省(区)交界,曾因地理位置偏远而制约了发展。然而,这里独特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来了充足的光照与降水,加之富含矿物质的土壤,为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如何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当地政府与返乡企业家们精准发力,将目光锁定在了特色食用玫瑰这一小而美的产业上。他们深知,只有走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道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我们经过多次考察试种,最终选定了‘艳红玫瑰’这一独有品种。”江华水口镇食用玫瑰园负责人李守标介绍道。他表示,江华尤其是水口一带的气候兼具云南的温润与广东的热烈,特别适宜玫瑰生长。而“艳红玫瑰”更是以其花瓣厚实、香味浓郁、营养价值高的特点,成为了食用和药用的优质原料。

这一精准定位,让水口镇成功避开了传统观赏玫瑰的市场竞争,开辟出了一条特色产业的新赛道。目前,国内多家知名制药厂已慕名而来,与玫瑰园签订了长期定制采购协议,为玫瑰产品筑牢了稳定的销路。

花农在采摘花瓣。黄春华 摄

不满足于单一原料销售的水口镇,开始着力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园区创新研发了玫瑰香皂、精油等日化产品,以及玫瑰馒头、玫瑰酱等特色食品,深受市场欢迎。同时,他们还推行了“一环多用”的绿色循环农业模式,将资源利用最大化。花瓣采摘后剩下的花托,成为了“玫瑰鸡”的天然主食。鸡群散养在园中,啄食花托与昆虫,辅以五谷杂粮,肉质紧实鲜香,市场供不应求。而鸡粪经过处理后,又反哺玫瑰园,形成了“玫瑰养鸡、鸡促生态”的良性循环。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产业综合效益,更诠释了现代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产业发展的红利,最终惠及了广大民众。水口镇玫瑰产业构建了清晰的联农带农机制:公司为参与种植的农户统一提供优质种苗,并给予全程技术指导。同时,以每斤10元的保底价回收产品,确保了农户的收益。据李守标测算,“艳红玫瑰”四季开花,单株年产量至少1斤。按每亩种植2000株计算,农户种植一亩荒地年收入可达2万元。

目前,企业在水口镇已建成115亩核心示范种植区,直接带动了数十户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这一举措有效激活了当地荒地、闲地资源,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现有115亩核心示范区基础上,我们将推动种植面积扩大至2000亩,同步建设标准化精深加工厂,打造集种植、研发、加工、销售、旅游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李守标满怀信心地表示,“我们要让‘艳红玫瑰’成为江华乃至湖南的特色名片,吸引更多年轻人回乡创业,带动更多农民致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