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逐渐降低,全国多地陆续进入供暖季。11月15日,北京正式开始达标供暖,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与气象部门加强联动,提前发布降温或雨雪预警,确保保暖保供工作到位。然而,在供暖初期,不少家庭会遇到暖气不热等问题,而一些看似“有效”的解决方法,实则暗藏隐患。本文将揭秘供暖季的常见误区,并提供科学应对方法。
暖气片冰凉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放水。但供暖系统是封闭循环的,盲目放水会导致压力骤降,供热站只能补入常温冷水,反而让暖气片更凉。正确做法是:打开暖气片顶端的排气阀(非放水阀),排出空气即可。当水流稳定、无气泡冒出时,立即关闭阀门。若排气后仍不热,需联系供热公司检修。
供暖水看似“免费又方便”,实则危害健康。供热公司通常会在水中添加化学药剂(如氯化钠)防止管道结垢,或加入染色剂区分供暖水和自来水。长期接触此类水可能刺激皮肤,甚至引发过敏反应。切勿因小失大!
湿衣服搭在暖气片上,虽能省烘干机电费,但隐患重重:暖气片表面的灰尘会随水汽附着在衣物上,潮湿环境易滋生霉菌,导致皮肤瘙痒或呼吸道不适;衣物遮挡还会阻碍热量散发,增加供暖能耗。更危险的是,老式铸铁暖气片表面温度可达60-70℃,化纤衣物长时间烘烤可能引发火灾。
室温高低不仅取决于暖气片温度,更与建筑保温密切相关。若窗户漏风、墙体无保温层,再烫的暖气片也留不住热量。此外,暖气片被沙发、窗帘遮挡也会影响散热。建议先检查门窗密封性,用纸条测试是否漏风,贴密封条或挂厚窗帘即可改善。
正式供热期间,若家中出现室温不达标、跑水漏水等情况,可拨打小区供热单位或供热管家的服务电话报修;若供热单位未及时处理,可拨打市、区供热服务监督电话投诉。
供暖期偶有供暖水串入自来水的情况,可能影响用水安全。若发现以下异常,需立即停用自来水:
应对措施:
供暖初期若出现跑冒滴漏等情况,请及时报修;燃气壁挂炉自采暖用户使用前应对设备及管道进行安全自查,确保用暖安全。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科学辟谣、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