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太原11月20日电 (记者 李庭耀 杨静)“五年来累计调解基层矛盾纠纷案件超60万件,法治护航社会治理的基础性作用持续增强。”山西省委依法治省办副主任、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兼厅长苗伟2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该省通过深化法治实践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取得显著成效。
图为发布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当日,山西省委宣传部与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举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第六场发布会。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系统介绍了“十四五”期间司法行政领域改革创新成果,重点展示法治建设在化解社会矛盾、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实践成效。
山西省司法厅副厅长王素梅介绍,全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成覆盖城乡的2.4万个调解组织网络,培育8.8万名专业调解员队伍。通过设立717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将服务触角延伸至医疗纠纷、知识产权保护等新兴领域。创新推出“调解+律师”“调解+公证”等联动机制,在11个设区市律师协会设立调解中心,504个律师调解工作室覆盖117个县(市、区),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治理格局。
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全省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3.5万余件。2024年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实施后,新收案件近2.4万件,其中近九成通过调解和解实现案结事了。省司法厅副厅长马慧健指出,通过将全省复议机关精简至141个,设立500余个便民联系点,推广“在线复议”平台,建立法律援助衔接机制,群众维权从“多头跑”变为“一扇门”,2024年通过调解和解结案2405件,近1.9万件案件经复议后未引发行政诉讼。
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方面,山西坚持“有错必究”原则,“十四五”期间累计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5936件,针对执法共性问题制发976份行政复议意见书和建议书。通过建立“一案一反馈”机制,推动行政执法从“事后纠错”向“源头预防”转变,有效提升政府公信力。
全省仲裁工作规范化建设成效显著,累计办理案件5.4万余件,涉案标的额达617亿元。2024年受理案件20312件,较2020年增长超四倍,仲裁在合同纠纷、金融争议等领域的首选率持续提高。通过建立快速仲裁通道、引入智能办案系统,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30%,为市场主体提供高效便捷的争议解决服务。
在法治文化建设方面,全省建成144个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培育165个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通过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12万余名基层工作者兼任政策宣传员、矛盾化解员、法治引导员,形成“一员多能”的基层治理队伍。2024年开展“法治进乡村”活动1.2万场次,惠及群众超300万人次。
苗伟表示,下一步山西将持续深化法治建设领域改革,完善“调解+行政复议+仲裁”多元解纷体系,推动法治力量向基层延伸、向矛盾集中领域聚焦,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法治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