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一杯特制中药材奶茶,鼻尖萦绕淡淡药香——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这座“江南药镇”,这样的场景正成为年轻游客争相打卡的潮流体验。这座拥有1500年中药材种植历史的浙中山城,正通过产业价值重构,从传统药材原产地向现代化康养生活体验地华丽转身。
2025年10月30日,浙江磐安一景。林波 摄
磐安的中药材种植史可追溯至晋唐时期,自唐代起大盘山所产13种药材被列为贡品,清代“磐五味”(白术、元胡、玄参、浙贝母、白芍)已享誉全国。据史料记载,当时“万国皆来市”的盛况,见证了这座山城作为药材交易集散地的辉煌历史。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陈荣高指出:“杭温高铁的开通,让磐安迎来了文旅融合发展的黄金窗口期。”
面对游客需求的结构性变革,磐安正突破传统“资源路径依赖”。中国旅游集团专家李虹分析称:“过去‘圈山圈水卖门票’的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构建全谱系康养产业体系。”这一观点与磐安的实践不谋而合——当地出台《文旅体产业康养旅居转型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将康养旅居作为主攻方向。
2025年11月17日,“大盘山杯”大学生寻药比赛在磐安举行。肖健 摄
在江南药镇养生博览馆,亲子研学团队络绎不绝。馆长黄菲介绍:“我们通过1200余种药材标本、传统炮制工具展示,打造‘可触摸的中医药百科’。”宁波游客徐志宏感叹:“这里不仅是博物馆,更是生活化的养生课堂。”这种转变在“浙八味”市场尤为明显——经营十余年的摊主夏启才发现,冻干无花果等养生新品正取代传统药材,成为年轻消费者的新宠。
专家建议磐安打造“药膳养生”标志性品牌。陈荣高提出:“从宾馆到农家乐,应形成‘一店一招牌’的药膳体系,同时通过‘一生平安,首选药膳’等口号强化宣传。”李虹则从产业融合角度建议:“需构建‘高端精密康养+大众运动康养+心灵静态康养’的全链条体系。”他特别指出,利用山地资源举办自行车赛、越野跑等赛事,可吸引高净值客群;而冥想、禅修等静态康养项目,则能精准解决现代人焦虑痛点。
磐安药膳(资料图)。陈春肖 摄
磐安县文广旅体局局长虞晓峰表示:“2025年是抢抓高铁机遇的关键年,我们将加速文旅体融合,推动产业深度变革。”这座千年药乡的转型实践,为全国资源型地区提供了重要范本——通过创新驱动打破路径依赖,以康养旅居重构产业价值,实现从“药材堆”到“生活场”的跨越式发展。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