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国际学生深山探秘:解锁中医药文化的本草密码

时间:2025-11-21 22:02: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韦俊龙

中新网金华11月18日电 题:国际学生深山探秘:解锁中医药文化的本草密码

作者 张煜欢 刘子琳

在浙江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密林中,来自纳米比亚的浙江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硕士小虎正俯身观察一株草药。他捏起一片枯黄的叶片,轻嗅其气味,又在指间反复摩挲,随后在答题卷上认真记录下植物的名称、科属、药用部位及功效。这场别开生面的大学生寻药比赛,正吸引着来自美国、西班牙、纳米比亚、加纳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学生队伍参与。

国际选手在比赛中切白芍

亲手触摸本草:国际学生的中医药初体验

在炮制白术的实践区,小虎与队友们默契配合。面对首次接触的柴火灶,他们独创了“分组控火法”——一组负责添柴烧火,另一组精准控制火势。“这样能避免药材炒焦,确保炮制效果。”小虎边演示边解释。这位在中国学习六年的纳米比亚青年,研究方向是中医治疗脊柱侧弯,同时对中草药充满兴趣。他发现,纳米比亚的某些药用植物与中国本土中草药在用法上高度相似:“比如我们当地有一种治疗痘痘的植物,捣碎外敷即可见效,这和中草药的炮制理念如出一辙。”

小虎计划学成后返回纳米比亚推广中医,并希望建立一座药用植物园:“让更多中草药得到研究、保护与利用,让非洲民众也能受益于中医药的智慧。”

选手在比赛中交流

从患者到传人:中医药改变人生轨迹

“这才是真正的中医药课堂!”来自西班牙的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大三学生高宁,手捧自己炮制的中药饮片感慨道。他的中医之路始于一场顽疾——自幼饱受严重皮肤病困扰,全身皮肤溃烂的他辗转求医无果,最终在中国尝试中医治疗。“没想到一周后,我竟恢复了正常。”这一奇迹促使他放弃计算机专业,自学中文并赴华深造。

比赛中,高宁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的差距:“两种看似相似的红色果实植物,药用价值可能截然不同。”他立志专攻皮肤病领域,将中医药的“东方智慧”带回西班牙:“我希望帮助更多患者,让中医药的疗效被更多人认可。”

民间使者: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目前,中医药已传播至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浙江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招生与学生事务部主任吴侃男表示,留学生正成为中医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桥梁:“这场比赛不仅展示了中医药的实践魅力,更让国际学生成为传播者。未来,希望更多人通过他们了解中医药在治疗与养生方面的独特价值。”

从深山辨百草到跨国传岐黄,这群“洋学徒”正用行动诠释着中医药文化的生命力与时代价值。(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