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中国首份小学生生成式AI素养白皮书在南京发布,揭示教育新趋势

时间:2025-11-21 21:55: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张子怡

  中新网南京11月18日电 (记者 朱晓颖)11月18日,《南京市小学生生成式人工智能素养白皮书》在南京正式发布。作为中国首份聚焦小学生群体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素养研究报告,该白皮书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引发教育界广泛关注。

白皮书发布现场

  活动现场。张亮 摄

  南京市教育局二级巡视员潘东标在发布会上指出,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可能引发的学生认知依赖、学习动机弱化、思维深度退化等问题已成为教育领域热议焦点。该白皮书通过实证调研系统分析了这些潜在风险,为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人工智能教育伦理与风险防控体系提供了重要依据,对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调研数据显示,项目组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南京市12个行政区17所小学3至6年级的8795名学生开展线下问卷调查,并对其中8所学校的74名学生进行深度访谈。研究发现显示:南京小学生普遍存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化使用倾向,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待提升,家庭支持差异导致素养水平呈现明显分层现象。报告还详细记录了学生在AI应用中的偏好模式与素养现状,深入剖析了个体特征、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等因素对素养形成的影响机制。

白皮书内容截图

  《南京市小学生生成式人工智能素养白皮书》截图。南京市教育局 供图

  该白皮书创新性地提出了涵盖认知理解、提示词工程、批判审视、自我调节、伦理道德五大维度的GenAI素养框架,强调在"人机共创"模式下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框架突破了传统信息素养与数字素养的边界,为中小学开展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明确了目标体系与实施路径。针对素养发展策略,报告提出"精准干预"个体差异、"课程嵌入"教学体系、"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等具体建议,旨在推动区域人工智能教育从经验驱动向证据驱动转型。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祝智庭评价称,这项研究成果将引发教育界对人工智能素养培养的更深入讨论与实践探索,为中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朝着科学化、公平化、高质量方向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