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锡林郭勒11月18日电 (奥蓝 呼牧) 随着冬季的来临,锡林郭勒大草原即将进入“畜避寒、草休眠”的关键时期。为确保牲畜能够安全越冬,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各地正积极推进饲草料的储备工作,以“牧户自储为基础、集体储备为补充、旗级储备保应急”为原则,为牲畜的越冬和牧民的稳定增收筑牢坚实基础。
锡林郭勒草原,地处内蒙古自治区,拥有约2.7亿亩的草原面积,是我国四大草原之一。18日,记者从锡林郭勒盟委宣传部了解到,锡林郭勒盟今年计划储备饲草15.58万吨,截至目前已完成12.79万吨,超额完成了饲草储备任务,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做好了充分准备。
当地牧民巴雅尔图家今年储备了70吨牧草。他表示,这些饲草基本能满足家里300只羊和40多头牛的过冬需求。不过,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他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再补购一些精饲料,以确保牲畜的健康成长。
在东乌珠穆沁旗乌里雅斯太镇阿木古楞宝拉格嘎查,一座新建的1000平方米封闭式储草棚内堆满了牧草。这个总投资12.5万元的储草棚,采用了上级补贴和嘎查自筹相结合的方式建设,有效解决了以往露天存放饲草导致的损耗问题。嘎查书记布仁特古斯告诉记者,往年饲草都是露天堆放,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夏天雨水大,对饲草的腐蚀也很大。如今新建的封闭式储草棚能够储存近800吨饲草,大大提高了饲草的保存质量。
目前,东乌珠穆沁旗的草原上随处可见成捆的饲草和充盈的饲草库。东乌珠穆沁旗农科局工作人员敖日其楞介绍说,饲草储备的主要作用是抗灾应急保障,确保在发生灾害天气时,受灾牧户的饲草能够及时供应,减少损失。
据了解,锡林浩特市目前已经形成了饲草“储备—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9家饲草料储备加工企业的年生产销售能力达到10万吨,59家销售企业实现了苏木乡镇的全覆盖,为饲草的保障提供了全链条的支撑。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饲草的利用效率,也为牧民提供了更加便捷、可靠的饲草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