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温州9月27日电(周健)从浙江温州瑞安飞云江入海口向东望去,3000余平方公里的辽阔海域上,百余座岛礁星罗棋布。其中,北麂岛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价值脱颖而出,而岛上矗立的北麂山灯塔,更成为这片海域最醒目的航行标志。
作为温州海域唯一有人值守的国际一级大型灯塔,北麂山灯塔于9月26日迎来国际航标组织(IALA)秘书长弗朗西斯·扎卡里亚(Francis Zachariae)、IALA环球学院院长文森特(Vincent)及2025年国际海上导助航专家培训班成员的实地考察。专家团通过登塔观景、设施参观和历史溯源,深入了解了这座灯塔的运营模式与创新实践。
2025年9月26日,浙江温州北麂岛,国际航标专家与温州航标工作者合影留念。 冯天璇 摄
北麂岛周边海水澄澈如镜,岛上石屋依山而建,芦苇随风摇曳,海鸥盘旋嬉戏。登上灯塔顶层,360度海景尽收眼底。在灯塔主任杜忠良的引导下,专家团参观了图书室、茶室、员工宿舍等配套设施,并听取了关于灯塔历史沿革、技术升级及志愿服务项目的详细介绍。
其中,北麂山灯塔值守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关注焦点。自2014年率先开展以来,该项目已吸引213批共574名志愿者参与,每批志愿者需驻塔10天,承担航标维护、气象观测等任务。因工作场景兼具自然美景与人文意义,该活动被网友誉为“中国最浪漫的志愿者工作”。
2025年9月26日,浙江温州北麂岛,国际航标专家参观北麂山灯塔。 冯天璇 摄
通过现场视频展示和志愿者分享,专家团深刻理解了这一模式的创新价值。弗朗西斯·扎卡里亚表示:“北麂山灯塔的志愿服务不仅保障了航行安全,更让参与者获得精神成长。我将把这一经验带回国际航标组织,推动全球更多灯塔借鉴此类模式。”文森特则强调:“志愿服务突破了传统灯塔的功能边界,使其成为连接海洋安全与人文关怀的桥梁。”
作为灯塔的“灵魂人物”,杜忠良已守护北麂山灯塔30余年。他不仅传授航标技术,还悉心照料志愿者的生活起居,被亲切称为“灯塔大家长”。2024年,他荣获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文森特评价道:“杜先生的奉献精神令人敬佩,他用数十年坚守诠释了航标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此次考察不仅展现了北麂山灯塔的技术实力,更通过志愿服务模式向世界传递了中国航标文化的温度与智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