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芜湖9月29日电(记者 赵强) "安徽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因地制宜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持续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邢程29日在芜湖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当天,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芜湖召开以 "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 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了安徽省在深化医改方面的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
新闻发布会现场。赵强 摄
据邢程介绍,安徽在完善政策以更好保障 "公益性" 方面,着力落实政府办医责任。2025年,该省财政统筹安排8.2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公立医院发展、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以及医学人才引育等工作。与上年相比,卫生健康投入同比增长13.6%,为医疗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同时,安徽创新设立编制周转池制度,通过动态调剂全省事业单位空余编制,为公立医院盘活了6万名存量编制资源,覆盖省市县200余家公立医疗机构。此外,安徽还采取 "一院一策" 的方式,保障国家区域医疗中心6000余名编制需求,并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将全省600余人纳入编制保障,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医疗服务力量。
在医疗服务价格方面,安徽完善了动态调整机制。自2020年以来,该省对省属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进行了有升有降的调整,调减了检验检查类项目价格,同时调增了手术、护理、治疗类等项目价格,以更加合理地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
在强化管理以更好践行 "公益性" 方面,安徽省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并将党支部建在科室上,特别加强了对临床科室的党的建设。此外,安徽还建立了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评价体系,遴选分级诊疗、对口支援、费用控制等19个核心指标,对公立医院运行管理等情况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资金补助、评先评优等挂钩,有效激发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积极性。
邢程表示,自2023年以来,安徽持续开展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专项行动,聚焦30个关键环节和60个重点监测病种,不断规范诊疗行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