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山东宁阳蟋蟀产业:直播新业态带动乡村振兴

时间:2025-09-30 17:10: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陈海峰

【中新网山东宁阳9月30日电】题:山东宁阳蟋蟀产业:直播新业态带动乡村振兴

作者:周艺伟 宋绪政

清晨五点半,当第一缕晨光染红天际,泰安市宁阳县乡饮乡黑风口蟋蟀交易市场已是人声鼎沸。村民们提着装满蟋蟀的陶罐穿梭其间,收虫人手持芡草(挑逗蟋蟀开牙的工具)围坐路边,验虫、议价、成交的场景每日重复上演。这个持续月余的“虫季”,让宁阳蟋蟀市场日均客流量突破千人,单日成交额达数百万元。

宁阳蟋蟀直播现场

千年贡虫搭上直播快车

宁阳蟋蟀素有“天下斗蟋第一虫”美誉,自秦汉时期便是皇家贡品,以“个头大、斗性强”著称。每年立秋至中秋,是蟋蟀交易的黄金期。如今,这一传统产业正通过直播电商焕发新生。

在乡饮乡黑风口直播中心,主播刘鹏手持芡草引导蟋蟀开牙,手机屏幕上的询价信息瞬间刷屏。“这只‘红牙青’皮色纯正,是赛场猛将!”刘鹏介绍,团队每年8-9月白天收虫、晚上直播,品相顶尖的蟋蟀可卖至10万元,单月营业额达80万元。目前,宁阳已有120余名像刘鹏这样的新就业者,带动近千名村民参与线上蟋蟀产业,催生出经纪人、训练师等新兴职业。

标准化服务激活交易市场

走进泗店镇的宁阳蟋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用LED补光灯为蟋蟀拍摄“证件照”:拍照、录视频、检查口器、称重建档,一套流程下来,蟋蟀的“个人档案”便上传至交易网站。

“标准化流程让交易更透明,捕虫人都愿意把蟋蟀送到我们这里代卖。”公司经理朱军透露,高峰期日发快递400余件,年销售收入近百万元,200多种蟋蟀周边产品畅销全国。

宁阳蟋蟀用具制作

全产业链催生“保姆经济”

与朱军专注“卖虫”不同,薛鲁的蟋蟀用具工厂将传统制罐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年销白瓷罐140多万个、泥罐2-3万个,产品通过短视频和直播销往全国。“小小蟋蟀罐成了致富‘金罐’!”薛鲁笑道。

从捕捉、养殖到交易、竞技,宁阳已形成覆盖蟋蟀全生命周期的产业链。每到交易旺季,当地餐饮、住宿、交通等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饲养员、训练师、代理收购经纪人等新职业涌现,构建起“保姆经济”;物流企业的蟋蟀寄递业务量激增近10倍。

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并行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宁阳注重可持续发展。2025年,泗店镇新增4处蟋蟀保护区,总面积扩大至2900亩,并实施“虫籽回故乡”行动,组织采购优质蟋蟀籽科学投放,鼓励村民参与“撒地护种”,从源头上保护资源与生态。

“蟋蟀产业已成为宁阳带动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特色亮点。”宁阳县文旅局党组书记刘伟表示,该县正深挖蟋蟀历史内涵与民俗价值,推动“蟋蟀+”多元业态融合,让古老文化适配现代消费需求。下一步,将加强虫源保护与产业规范,推动蟋蟀产业向可持续富民产业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