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绍兴10月6日电 题:国庆假期古城游升温:传统元素激活文旅消费新场景
作者 傅飞扬
国庆中秋假期,浙江省绍兴市鲁迅故里景区迎来客流高峰。河道上,乌篷船穿梭如织,游客排队体验“水乡慢生活”的场景成为一道独特风景线。“见过堵车,但‘堵船’还是头一回!”来自重庆的游客隆敏身着古装,手持船桨造型的打卡道具,在乌篷船上留下了与江南水乡的合影。她感慨道,尽管排队近一小时,但当船只驶入粉墙黛瓦的画卷时,仿佛穿越到了鲁迅笔下的童年世界。
10月5日,鲁迅故里景区内游客乘乌篷船游览。傅飞扬 摄
作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绍兴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2500余年的城址未变让这里保留了完整的水乡肌理。乌篷船曾是当地主要交通工具,如今通过文旅融合焕发新生。2025绍兴乌篷船风情月期间,东湖景区推出摇橹船戏曲表演,以“流动的舞台”重现鲁迅笔下的水上社戏;城市广场至阳明故里水域则开展乌篷花船巡游,打造“船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的沉浸式体验。此外,当地还将文学、心学、书法等文化IP融入水道,构建起“游逛+体验+研学”的复合型文旅空间。
从业近10年的乌篷船船工沈建成透露,国庆期间绍兴古城内河的5条游线上,近80条乌篷船同时运营,船工队伍中还出现了不少“90后”“00后”的新面孔。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在台州府城景区的大书场茶馆同样上演。
这座曾是临海人社交中心的老茶馆,如今因评书表演与网红茶饮的融合重获生机。戏台上,说书人以戚继光抗倭故事吸引观众;戏台下,年轻人手持《剑来》联名款“荷塘月色”茶饮拍照打卡。茶馆负责人李晨晨介绍:“我们既保留了评书、相声等传统曲艺,又加入变脸、微情景剧等互动表演,还推出朱自清作品主题茶饮,日均演出12场,5天接待超万人次。”
国庆期间,游客在大书场茶馆观看评书表演。金樱子 摄
这种“传统为骨、创新为翼”的模式正在全国蔓延。福建泉州推出中国首个戏剧盲盒演艺《偶遇世界·因为刺桐》,将南戏与沉浸式体验结合;成都城厢古城则以汉服迎亲巡游再现宋韵风情。业内人士指出,当“老底子”文化站上文旅消费“C位”,不仅能让传统技艺获得新生,更能为消费市场注入持久动力。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