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订机票被强制搭售保险?100元意外险如何避坑

时间:2025-10-15 15:02:06 来源:重庆日报 作者:于晓艳

近日,重庆市民陈女士(化名)在网络平台订购机票时,遭遇了令她气愤的消费陷阱:明明手动取消了所有保险选项,支付宝账单中却突然出现一笔100元的航空意外险扣款。这一事件折射出机票销售领域长期存在的搭售乱象,引发消费者对网络购票平台诚信度的质疑。

100元保险账单从天而降 消费者质疑平台套路深

10月11日晚,陈女士在某网络平台预订重庆至无锡往返机票,订单总价显示为1315元。"我特意检查了每个步骤,看到有捆绑销售选项就全部手动取消。"陈女士向记者展示操作记录时强调,自己从未有过购买航空保险的习惯。然而两天后查看支付宝账单时,她发现除机票款外,竟多出一笔标注为"国内航空意外险"的100元扣款。

"这完全是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强制购买的。"陈女士指出,该笔费用既未在订单页面显示,也未通过任何显著方式提示,若非养成查看账单的习惯,这笔钱就"无声无息地飞走了"。更令她气愤的是,平台客服解释称这是支付环节的"善意提醒"。

支付弹窗暗藏玄机 去支付按钮成扣费开关

记者陪同陈女士联系平台客服后,揭开了这个"消费陷阱"的运作机制。据客服人员透露,即便消费者在前序流程中拒绝了所有捆绑销售,在最终支付环节仍会弹出提示窗口,内容为"注意您的航班没有添加保障"。

关键在于交互设计:当消费者直接点击显眼的"去支付"按钮时,系统即默认同意购买保险;只有主动选择次要位置的"放弃"选项,或手动关闭弹窗才能避免扣费。"这种设计就是在利用用户的支付惯性。"陈女士认为,醒目的支付按钮与隐蔽的取消选项构成误导性选择,导致消费者在无意识中"被同意"购买不需要的服务。

机票搭售陷阱示意图

行业乱象触目惊心 30万条投诉直指捆绑销售

中消协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交通运输类投诉同比激增105%,其中机票销售问题最为突出。记者在多家平台测试发现,类似"隐藏式搭售"普遍存在:某平台10月18日重庆飞哈尔滨航班,搜索页显示最低价518元,进入预订页后总价升至675元,其中包含47元"延误无忧礼包"且无法取消。

消费者周先生证实:"很多平台显示的票价看似合理,一点进去就自动添加套餐,取消后价格又变了。"在黑猫投诉平台,以"机票"为关键词搜索可得到30万条结果,主要投诉集中在加价销售、票价不符、强制搭售等问题。

法律专家:格式条款应显著提示 否则构成侵权

中豪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路斐博士指出,此类行为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线上订单属于格式合同,加重消费者义务的条款必须显著提示。"他分析,弹窗设计主次颠倒、取消选项隐蔽,实质是限制消费者权利。

民航业内专家透露,分销模式导致部分代理商为追求利润"研究"销售漏洞。由于机票定价复杂、监管存在模糊地带,加之竞争激烈,部分代理商通过"默认勾选""最后弹窗"等隐蔽手段获利。"秒退款说明平台明知行为违法。"路斐强调。

维权三招:查订单、存证据、善投诉

针对此类消费陷阱,路斐律师给出三点建议:

  1. 下单前仔细核对:检查订单明细是否有默认勾选项目,遇到"立减""折扣"时对比官网价格,避免虚假优惠;
  2. 遇纠纷保存证据:及时截图订单、保存客服沟通记录、留存航空公司官方价目;
  3. 多渠道主张权利:协商无果可向12315或民航监管部门投诉,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随着监管部门持续规范市场,消费者维权意识不断提升,机票销售领域的乱象终将得到遏制。但在此之前,掌握避坑技巧、保留维权证据仍是保护自身权益的关键。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邱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