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核能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球激光浓缩公司(GLE)成功完成一项大规模激光浓缩铀试验,这项被称为第三代铀浓缩技术的创新,或将彻底改写全球核能产业格局,甚至让堆积如山的核废料重获新生,实现‘点石成金’的奇迹。

核电站的‘口粮’是铀,但天然铀矿石中99.3%为铀-238,仅有0.7%是可用的铀-235。要将铀-235浓度提升至5%以上,需通过‘铀浓缩’技术实现。传统方法包括已淘汰的‘气体扩散法’和主流的‘气体离心法’,前者耗电量堪比中型城市,后者则依赖高速离心机分离同位素。
‘这些方法本质上是‘大力出奇迹’,依赖物理蛮力。’GLE技术团队指出。而此次美国采用的SILEX(激光激发同位素分离)技术,则开启了全新的维度。

SILEX技术的原理堪称‘量子点名’:六氟化铀气体中,铀-235与铀-238混合存在。通过特定频率的激光,仅激发铀-235的原子振动,使其化学性质瞬时改变,变得‘活跃’并易于分离。这一过程效率比离心法高出数个数量级,且无需依赖庞大设备。
‘就像用钥匙精准开锁,激光只识别铀-235。’项目负责人比喻道。这一技术若成熟,将彻底颠覆传统铀浓缩产业链。
美国为何斥资超5.5亿美元研发SILEX?答案直指供应链安全。‘美国20%的电力依赖核能,但铀燃料供应链长期受制于外国政府。’GLE首席执行官斯蒂芬·朗坦言,‘我们需掌握自主生产能力,不再看人脸色。’
目前,该试验已生产数百磅低浓缩铀(LEU),并计划持续至12月底。但真正的‘杀招’还在后头——GLE计划在肯塔基州帕迪尤卡建设全球首个激光浓缩设施(PLEF),目标直指美国能源部储存的20万吨‘贫铀尾料’。

‘贫铀尾料’曾被视为核废料,但SILEX技术能从中提取残存铀-235,重新制成核燃料。这一操作若成功,不仅将减少核废料处理成本,更可能开启‘无限核能’时代——通过循环利用废料,大幅提升核能利用效率。
‘别人眼中的垃圾,在我们眼中是金矿。’GLE团队如此形容。目前,SILEX技术已通过‘技术成熟度6级’(TRL-6)测试,证明其在商业环境下的可行性。若获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RC)许可,这场激光主导的核能革命或将正式拉开帷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