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净网—2025’专项工作启动以来,全国公安机关严格按照公安部部署要求,聚焦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网络违法犯罪问题,以‘全链打击、类案打击、生态治理’为指引,持续强化打击整治力度,成功破获一批重大案件,有力维护了网络空间的清朗与秩序。近日,公安部网安局正式对外公布了10起具有代表性的打击整治网络违法犯罪典型案例。
案例一:江苏曹某某AI造谣政府干部案
2025年6月,江苏泰州网民曹某某为博取眼球、吸引流量,利用AI工具编造虚假信息,声称‘泰州姜堰顾高镇政府办公室两名干部张某某、李某某违规食用方便面,违反廉洁规范,被通报批评’,并在互联网平台广泛传播,引发大量网民关注与讨论,严重扰乱了公共秩序。江苏公安机关网安部门迅速行动,依法对曹某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并关停其造谣网络账号。
案例二:四川‘保护大熊猫’名义网络暴力案
四川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查明,以陕西白某某、黑龙江周某某、四川唐某等人为首的违法犯罪团伙,长期以‘保护大熊猫’为幌子,在网上炮制‘大熊猫遭受虐待’‘买卖熊猫皮’等谣言,恶意抹黑大熊猫保护国际合作成效,煽动网民对保护工作人员实施网络暴力,并串联线下滋扰。2025年4月至6月,白某某、周某某、唐某分别被判处一年至一年六个月不等有期徒刑。
案例三:上海跳水运动员网络暴力案
2025年5月,部分网民对跳水运动员进行侮辱诽谤,引发舆论关注。上海公安机关网安部门迅速排查,查明犯罪嫌疑人王某发布‘某运动员被禁赛’等谣言信息及‘拉踩’视频;韩某借助AI编辑制作‘某运动员向裁判长行贿’等谣言视频;马某某长期发布侮辱诽谤视频及侮辱性词汇。公安机关已依法对王某、韩某、马某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案例四:北京‘开盒’网暴检察官案
2025年4月,《央视新闻》报道一起恶意‘开盒’案件,2名出镜检察官身份信息被泄露。北京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查明,‘开盒’行为由林某某、王某某实施,并深挖出一个以王某为首的‘查档’‘开盒’违法犯罪团伙。公安机关已对其中7人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对1人予以教育训诫。
案例五:甘肃卢某等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
甘肃兰州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查明,卢某等人在老旧小区、学校等区域,利用车载伪基站设备截取居民手机号及短信验证码,从事网络账号注册贩卖活动。2025年4月,公安机关抓获卢某等12名违法犯罪嫌疑人,查扣车载伪基站设备7套、作案车辆5台及配件1000余件。卢某等人因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已被依法移送起诉。
案例六:四川张某等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
四川内江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查明,犯罪嫌疑人张某等人利用在某保险公司工作的职务之便,非法获取大量客户公民个人信息,并通过网络兜售获利,涉案金额达16万余元。张某等3人因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已被依法移送起诉。
案例七:四川王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案
四川德阳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查明,王某利用系统漏洞非法登录某单位系统后台,执行恶意指令,上传自制勒索病毒,并生成匿名勒索信,牟取非法利益10余万元。王某因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案例八:安徽郝某等人非法利用信息网络案
2025年3月,安徽阜阳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成功破获一起利用AI仿冒银行APP并伪造交易凭证案件。郝某等人通过开发假冒银行APP,伪造银行交易流水、公积金流水账单、贷款结清证明等交易凭证,从中非法牟利。郝某等12人因涉嫌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案例九:甘肃罗某某非法利用信息网络案
2025年3月,甘肃天水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查明,罗某某等人与多个色情网站勾连,在视频素材内加入色情网站域名水印,并通过某短视频平台发布相关视频,为色情网站推广引流,牟取非法利益。罗某某等3人因犯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分别被判处六个月至八个月不等有期徒刑。
案例十:湖北徐某某等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
2024年9月,湖北宜昌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查明,徐某某等人大量购买、注册短视频平台账号,通过伪装炒股机构专业顾问、撰写投资理财文案、编造虚假股票走势图、剪辑金融股票视频等方式发展粉丝,并将粉丝信息推送至境外诈骗集团,牟取非法利益。公安机关抓获徐某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查获作案电脑5台、手机24部及各类社交账号200余个,查明非法获利金额180余万元。徐某某等4人因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分别被判处六个月至两年六个月不等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