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国健康向上的足球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社会对足球功能的认知存在系统性偏差,成为制约足球运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厚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的足球文化,是推动中国足球振兴的必然选择。
群众性赛事激活足球文化生命力
培育健康足球文化,需持续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足球赛事。近年来,随着足球领域改革深入,各地社会足球赛事蓬勃发展,以“苏超”“村超”为代表的群众赛事,不仅普及了足球项目、营造了文化氛围,更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苏超”的火爆出圈,源于其对足球本质的回归。“贴近性”是其核心经验——群众身边的赛事直接影响人们对足球的认知,让足球真正融入生活方式。以贵州榕江“村超”为例,其成功密码在于“全民参与、共创共建”。榕江县委书记徐勃介绍,当地足球历史超80年,春节村际比赛延续30年,群众基础深厚。此前五次文体旅融合尝试均未成功,原因在于政府过度包揽。而“村超”通过融合民族文化、非遗美食与淳朴民风,实现创新突破,获央视等主流媒体关注,成为乡村振兴的催化剂。
徐勃表示,“村超”坚持“发展靠群众、群众靠发动、发动靠活动、活动靠带动”的新思路,通过全民参与实现全民受益。赛事不仅为榕江探索出转型发展之路,更将奋斗精神融入振兴征程。今年夏天,“村超”球场两次受灾后重新亮灯,点亮的是榕江未来与中国足球打牢基础的信心。
文明观赛环境筑牢文化根基
厚植足球文化,还需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匹配的观赛环境,破解“劣币驱逐良币”难题,吸引更多热爱足球的力量。本赛季中超联赛前18轮现场观赛超358万人次,场均24871人,较2024赛季增幅近28%。但个别极端球迷行为提醒我们,守护赛场纯粹至关重要。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联合会发布声明,呼吁从业者与球迷共同捍卫足球纯粹,清除文化毒瘤,理性对待胜负。50余家俱乐部迅速响应,用行动净化赛场,抵制暴力。中甲赛场定南球迷齐声欢迎客队,传递城市温度;大连英博主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李云龙表示,足球教会他团队协作的智慧;“新时代青年先锋”陈寿臣认为,足球拼搏精神与青年岗位责任感深度共鸣。
足球从不止于胜负,更是精神传承、文化积淀与生活方式的表达。文明观赛是这种精神的生动注脚,是文化的深刻内涵。
多管齐下扭转认知偏差
引导全社会正确认识足球的多元价值,足球从业者责无旁贷。需发挥榜样力量,扭转对足球功能的认知偏差,让足球像其他体育项目一样,服务人民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