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的延安,一场惊心动魄的突发事件打破了午后的宁静。毛主席在前往青年食堂时,遭遇一名刺客的突然袭击,千钧一发之际,警卫员蒋泽民挺身而出,用身体挡下了这致命一击,成功保护了毛主席的安全。
正午时分,延安青年食堂的饭香四溢,开饭时间刚到,院门外就挤满了人。消息传开,毛主席要请客,连绥德来的国民党副专员也在其中,人们纷纷涌来,想要亲眼目睹毛主席的风采。人越聚越多,连远处的老乡也闻讯赶来,场面热闹非凡。
门口的警卫员蒋泽民瞪大了眼睛,警惕地注视着人群,鞋底都快踩冒烟了。队长低声提醒他:“小蒋,别走神。”蒋泽民点点头,目光如炬,死死盯着人群。他心里清楚,这样的场合,最怕的就是有人趁乱动手。
毛主席走得慢,边走边与身边的副专员交谈,还不时朝院子里挥手致意。有人高喊:“毛主席好!”毛主席停下来,微笑着回应,语气温和。身后几名警卫士兵也都紧绷着神经,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就在这时,人群中一个瘦高个青年引起了蒋泽民的注意。他穿着灰布单衣,脚蹬旧布鞋,身体微微前倾,双手倒背着,一只手拎着什么东西。蒋泽民只瞄了一眼,心里就咯噔了一下——那是一根一米多长的木棒,端头还磨得发亮。
蒋泽民皱了皱眉,脚步往左挪了两下。那青年低着头,神情僵硬,与四周的热闹气氛格格不入。只一瞬间,蒋泽民的脊背就冒出了冷汗,他没喊,只是下意识往毛主席那边靠了半步。
毛主席已经走到食堂门口,正要转身进门。就在这时,瘦高个青年突然抬头,眼珠里带着狠劲,木棒猛地举起来,带着风声冲毛主席后脑砸去!动作突然,快得像只留下残影。
蒋泽民一边大喝一声“当心!”一边整个人扑了上去。他右臂横在空中,“咚!”的一声闷响,木棍结结实实砸到他进行格挡的手臂上。那一下,蒋泽民只觉得整只胳膊都麻了,骨头好像要断。
现场一下静了,木棒差点脱手飞出去。蒋泽民咬着牙,即使一只手臂已经重伤,但他还是借助另一只无事的手臂,加上脚下用力,把那人往地上一拽。青年还挣扎着想再来一下,但蒋泽民死死不松手。
警卫班的冯永贵眼疾手快,几步冲上前,一脚踹在青年的膝盖上,把他按倒在地。旁边的警卫也冲了上来,三下五除二把人死死摁住,木棍扔在地上,滚了两圈才停。
毛主席身边的干部这才反应过来,回头问发生了什么。蒋泽民脸色惨白,右臂已经肿得像馒头,他咬着牙,声音发闷:“没大事,人抓住了。”尖刺轻装,其他人也一拥而上把刺客死死按在地上,手还没松,嘴里喘着粗气。那青年脸色铁青,嘴唇哆嗦,什么都没说。
队长一边指挥人把刺客带走,一边低声问蒋泽民:“手行不行?”蒋泽民咬牙点头,额头上汗珠直冒。毛主席没被惊动,院子里恢复了平静。副专员有点蒙,低声问毛主席:“刚才是不是有点动静?”毛主席摇摇头,继续往食堂走。
警卫们把刺客带到一边,翻遍全身,没搜出别的家伙。队长冷着脸问:“你是怎么混进来的?”那青年咬着牙,什么都不说。警卫们控制着他将人带走。
蒋泽民的右臂已经抬不起来,袖子里的肉肿得发烫。他什么都没说,只是咬着牙回到毛主席身后,继续警戒。他没吭声,旁边的警卫都看在眼里,大家谁都没多嘴。
宴会照常进行,毛主席和副专员举杯谈笑,桌上的菜冒着热气。外面刚才那一场惊险,好像从来没发生过。有个年轻警卫悄悄问冯永贵:“刚才那一下要是没拦住……”冯永贵没吭声,只是拍了拍蒋泽民的肩膀。
饭后,警卫队把刺客的底细查了出来。原来,这人是混进来的特工,专挑机会下手。没有枪,他就用木棍,也够狠的。队里的人都捏了把汗,心里一阵后怕。
那天,蒋泽民右臂情况并不好,那一下砸下来可是用足了力气。好多天,连筷子都拿不起来,可他一句抱怨的话都没有。队长只说了一句:“多亏了小蒋。”蒋泽民咧嘴一乐:“没啥,站这就是干这事的。”
事情过去以后,队里的老兵都说:“有事,咱就得顶上去。”他们说得简单,谁都明白,这种事说不上几句豪言壮语。危险来的时候,根本不分先后,只看谁的动作快,谁的心够硬。
后来大家回忆起那一天,印象最深的不是刺客的狠劲,而是蒋泽民挡下那一下之后,脸上那股倔劲,还有他胳膊上青紫的肿痕。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