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的北京夏夜,47岁的王小川在百川智能庆功宴上罕见地喝醉了。这位以理性著称的清华学霸,在发布首款大模型Baichuan-7B后,醉到找不到酒店房间,最终在路边睡到天亮。这场醉意背后,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压抑?
王小川的成长轨迹堪称传奇:15岁斩获国际信息学奥赛金牌,18岁保送清华,27岁成为搜狐最年轻副总裁。杨振宁曾躬身听他讲解,张朝阳踹开宿舍门挖他加入ChinaRen。2000年加入搜狐后,他主导开发搜狗输入法,引入搜索引擎技术实现智能联想,大幅提升中文输入效率。随后推出的搜狗浏览器,更开创了"输入法-浏览器-搜索"的三级火箭模式,让搜狗在互联网领域一路高歌猛进。
但光环之下,始终有一根隐形的绳子。母亲作为严厉的中学教师,从小告诫他"母鸡会下蛋才有用"。成年后,这根绳子变成了搜狐的体系:2008年偷偷研发浏览器被削权,他选择留下;面对投资人质疑"搜狗做搜索的,懂什么大模型?",他以教科书级的反击回应。
2023年的AI赛道属于年轻人:92年的杨植麟带着月之暗面狂飙,清华系的智谱、深言虎视眈眈。45岁的王小川自嘲是"互联网老男人返场",在ChatGPT出世4个月后、王慧文的光年之外拿到王兴巨额投资2个月后,他还在朋友圈凑5000万美元启动资金。
创业之路荆棘丛生:市场激烈竞争下,百川智能像暴风雨中的小船。2个月推出Baichuan-7B,1年迭代12款模型,比OpenAI更卷。面对套壳质疑,他坚持开源路线,公开训练过程。但真正的杀手锏在2024年:当同行扎堆娱乐应用时,他宣布All in AI医疗,要做"生命的数学模型"。
"他们觉得医疗太小,我看的是万亿老龄化市场。"王小川的坚持在科技圈炸锅。投资人私下吐槽"AI医生?患者连症状都说不清,机器怎么诊断?",商业负责人洪涛离职前直言"金融、教育才是现金牛"。但他像着了魔:翻出20年前的基因工程论文,在办公室挂上人体解剖图,坚持"生命数学模型"的长期价值。
2024年5月,百川发布AI儿科医生"百小应",能读懂3岁孩子的含糊描述。如果机器理解生命,才是真正的智能。这款产品让他收获了初步成功,但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2025年,百川智能的会议室空了。联合创始人焦可、技术骨干谢剑接连离开,商业化团队几乎清零。一位离职高管透露:"每次开会都在变方向,从金融到教育再到医疗,像在迷宫里转圈。"业务方向的频繁调整,导致资源分散,员工无所适从,工作效率低下。同时,商业化进展缓慢,没有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公司的资金链面临巨大压力。
更糟的是资本退潮:同期成立的智谱估值441亿,月之暗面拿下沙特土豪3亿美元,而百川的A轮后再没有新融资。李彦宏的预言正在应验:"99%的AI公司会死。"创业最残酷的,是让天才直面自己的局限。
王小川和李彦宏之间,有着一段"二十年缠斗"。公开场合,他多次反驳李彦宏的观点,在模型能力、开源路线等方面都有不同看法。搜狗最终被腾讯收购,没有超越百度搜索,这或许是他的遗憾。
今天的王小川,依然每天工作到凌晨。他深夜给员工发微信,在健身房边跑步边开会。有人问他焦虑吗?他笑:"账上还有钱,医疗是长跑。"但行业已经开始押注结局:AI医生攻克慢性病管理,百川成医疗版OpenAI;或者高估值难以维持,可能被腾讯或阿里收购。
不管结果如何,王小川还在对抗:"我不是因为大模型选择医疗,而是因为医疗选择大模型。"就像他最喜欢的《红楼梦》台词:"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期待属于王小川的奇迹,早日出现!
素材来源
1.《澎湃新闻》:李彦宏一讲话,王小川就融资
2.《人物》:王小川 当一个有弱点的天才做大模型
3.《风闻》:百川智能王小川:最孤独的AI创业者
4.《界面新闻》:视频百川智能CEO王小川:拥抱大模型,就像当初的搜索一样
本文作者 | 柠檬雪
责任编辑 | 淡淡翠
策划 | 淡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