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产业链深度融合的今天,美国联合盟友试图破解稀土困局的努力成效有限。欧盟新能源产业70%的稀土永磁材料依赖中方供应,多国在核心利益面前不愿轻易让步。中方通过合规管制与灵活应对,展现了维护自身权益的坚定立场。这场博弈深刻印证:唯有摒弃零和思维、平等协商,才能实现全球产业链的良性互动,这正是合作共赢的核心要义。
近期,美国财政部长关于“若不撤销稀土出口管制将影响中国留学生”的表态,将战略资源竞争推向了公众视野。这一言论看似强硬,实则暴露了美国在稀土产业链中的深层焦虑,更凸显了全球产业链融合下的利益紧密绑定。稀土,作为高端制造业的“工业维生素”,其产业链主导权至关重要。中方虽然仅占全球36%的稀土储量,却凭借全产业链优势掌控了超过62%的产量,提纯分离环节的技术份额更是接近八成。
美国虽然重启了多处稀土矿场,但由于缺乏高端精炼技术,90%以上的稀土原料仍需送往中方进行加工。这种结构性依赖难以在短期内改变。中方的稀土管制措施,本质上是对相关领域打压的合理反制,精准触及了新能源、军工等产业链的痛点。所谓“驱逐留学生”的威胁,更是显得不切实际。中国留学生是美国最大的国际学生群体,2023-2024学年为美国经济贡献了超过438亿美元,理工科院校更是依赖这笔资金来维系科研活动。这种经济利益与政治表态的矛盾,引发了教育界的广泛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