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家居安全隐患的话题引发广泛关注。其中,一种常见于家庭中的箱子被曝出暗藏甲醛污染风险,长期接触可能增加致癌概率,但不少家庭仍因各种原因未及时处理。

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它广泛存在于装修材料、家具及部分日用品中。当室内甲醛浓度超标时,人体吸入后可能引发呼吸道疾病、过敏反应,甚至增加鼻咽癌、白血病等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
经调查发现,问题箱子多指采用劣质人造板材(如密度板、颗粒板)制成的收纳箱、储物箱。这类板材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脲醛树脂作为粘合剂,而脲醛树脂会持续释放甲醛,尤其在密闭、高温环境下释放量更高。

‘很多家庭用这类箱子存放衣物、玩具或杂物,却不知道它们正在悄悄释放有害物质。’环境专家指出,‘尤其是儿童房或卧室使用,长期接触可能对健康造成不可逆损伤。’

‘我家用了五年这种箱子,现在后背发凉!’‘老人舍不得扔,说能装东西,怎么劝都不听。’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分享类似经历。专家提醒,健康无价,切勿因小失大。
甲醛污染并非遥不可及的威胁,它可能就藏在你身边的某个角落。定期检查家居用品,及时淘汰高风险物品,是保护家人健康的重要一步。转发提醒身边人,别让‘舍不得’成为健康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