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导览
11月1日,南京奥体中心涌入62,329名观众,共同见证历时176个日夜的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以下简称“苏超”)决赛盛况。南通队与泰州队的巅峰对决,不仅将城市认同与足球热情推向高潮,更以文化符号的深度融合刷新了草根赛事的想象边界。尽管泰州队最终夺冠,但苏超的真正价值早已超越胜负——南通的蓝印花布应援袋、盐城队徽上的麋鹿托球、徐州啦啦队服中的汉画像石蹴鞠纹……这些细节共同编织出一场地域文化浸润下的足球盛宴,为“体育+文旅”融合提供了鲜活范本。
作为根植于城市基因的草根赛事,苏超正以足球为语言,探索文旅融合的无限可能。知微数据分析师结合全网数据,深度解读苏超出圈逻辑与城市营销策略,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实践路径。
Part.1 数据透视:解码苏超的引力场效应

自5月10日开赛以来,苏超累计进行85场比赛,吸引现场观赛人次超243万。其官方微博账号@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粉丝量自6月1日起激增52.8万,印证了草根赛事的强大吸引力。截至11月2日,“苏超”相关全网声量突破5,270万篇,登上主流平台热搜/热榜话题3,700+个,累计在榜时长超11,400小时,事件影响力指数达90.0,超越99%的社会事件。这场由足球引发的全民狂欢,正以现象级传播力重塑城市营销格局。

(获取完整版数据报告,请扫码添加客服“知小微”)
这股流量狂潮不仅点燃了球迷热情,更让文旅市场看到“体育+文旅”的巨大潜力。当赛事流量转化为城市消费动能,苏超正为区域经济注入新活力。
Part.2 城市出圈密码:文化符号与场景创新的双重驱动

与贵州村超聚焦单一地域不同,苏超以十三个参赛城市为支点,构建起多元文化共生的生态体系。截至11月2日,“谁是真‘南哥’”的南京与南通声量均超1,100万篇,成为话题中心。数据显示,南京重点商圈客流环比增长8.1%,文旅景点客流增长10.3%;国庆中秋假期,南通市接待游客893.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8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6%、37.5%。即便是积分垫底的常州,也凭借529个热搜话题实现旅游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4.5%,游客在地人均消费位居全省第一。

(获取城市营销策略深度分析,请扫码添加客服“知小微”)
苏超的破圈之路,本质上是文化符号与场景创新的双重胜利。
文化符号融入:让应援成为城市文化展演
南通:蓝印花布应援帆布包
将国家级非遗蓝印花布融入赛场,以“蓝白相印”主题传递历史文化底蕴与球队拼搏精神,让非遗之美为体育激情助威。
盐城:麋鹿托球队徽设计
以本地生态名片麋鹿为核心元素,坚硬鹿角托起足球,彰显“鹿王争霸”的霸气,实现生态保护与体育精神的完美融合。
徐州:汉画像石蹴鞠纹啦啦队服
从汉画像石中提取古人蹴鞠场景,以纹饰设计建立古今体育对话,让千年文化在赛场焕发新生。
镇江:香醋文化赛事互动
镇江队门将沈帅帅在赛后向徐州球迷赠送特色醋产品,以“酸甜抱抱”传递友谊第一的赛场精神,让地方特产成为文化交流的纽带。
这些深植于地方土壤的文化符号,让每一场球赛都成为城市个性的展演,在呐喊助威中完成从体育赛事到文化盛事的升华。
沉浸式场景构建:观赛体验的全面升级
南京:“票根经济”最大化
持观赛票根可在全市近40家景区享受门票优惠,覆盖总统府、夫子庙、红山动物园等知名地标,实现“一场球游遍南京”的消费闭环。
南通:“苏超第二现场”引爆商圈
文峰城市广场打造户外观赛区,举办文艺直通车等活动,为商圈引流的同时创造社交新场景。
南通:非遗体验赋能文旅
蓝印花布博物馆邀请盐城游客亲手体验刷印技艺,让体育赛事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
从票根联动到第二现场,苏超正在打破体育赛事的时空界限,构建起“观赛即体验、加油即参与”的全新文旅消费场景。
草根球员与城市精神共振:平凡人的英雄叙事
516名球员,65%业余面孔
淮安村支书戴虎、宿迁贴膜师殷嘉明……这些鲜活的面孔构成苏超最动人的底色。他们的故事让足球赛升华为城市关于归属、热爱与拼搏的集体叙事。
为城市而战的使命感
南京队球员冯伯元坦言:“身背‘南京’两个字,这种使命感让人不敢辜负。”常州队则让网友看到平凡人的影子:“球员拼搏的样子,就像普通人在生活中不放弃对热爱的追求。”
正是这些真实故事,让苏超超越体育竞赛本身,成为每个普通人都能参与的城市叙事,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
Part.3 长效运营之道:从流量狂欢到城市名片建设

苏超引发的“泼天流量”背后,城市营销的真正考验在于如何避免“昙花一现”,将瞬间关注转化为持久吸引力。这需要从短期话题借势转向长期城市名片建设。
赛事流量转化:从区域实践到全国趋势
苏超开创的“体育+文旅”模式已引发全国借鉴热潮。截至11月2日,“湘超”以全网442万+篇声量领跑省级联赛,“鄂超”“川超”等赛事表现活跃。这一现象表明,苏超不仅在本省取得成效,更推动“体育+文旅”从区域实践发展为全国性趋势。

(获取省级联赛对比分析,请扫码添加客服“知小微”)
为延续赛事影响力,各地可通过开发足球主题旅游线路、打造观赛套餐等方式,构建“一场球带动一座城”的消费闭环,实现从观赛参与到城市探索的体验升级。
数字资产沉淀:构建城市记忆库
系统整理赛事期间的精彩影像、感人故事与创意内容,构建“数字记忆库”。这些源自真实的UGC内容,将成为城市名片最具说服力的宣传素材,在赛事结束后持续散发感染力。
服务体验升级:从细节传递城市温度
优化交通接驳、信息指引、便民服务等软性体验,让游客感受到的不仅是赛事激情,更是城市效率与温度。将“一次性观众”转化为“城市口碑传播者”,才是文旅融合的长久之计。
结语
赛事终将落幕,但被唤醒的城市认同感、被激活的文化自信心、被连接的人情温度,将成为城市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未来的城市营销,需要挖掘并呵护城市内在生命力的智慧。当每座城市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苏超密码”,文旅融合将从概念走向价值,从现象升华为常态。
探舆论场
如需获取完整版报告或其他行业报告,请扫码添加“知小微”,也欢迎加入营销、公关专属社群进行交流。
封面图源:@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 官方微博视频截图
知微舆论场
知微事见
知微危机案例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