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5日,欧冠联赛阶段第4轮迎来一场焦点对决,利物浦以1-0力克皇家马德里。本场比赛中,利物浦新援维尔茨在左路位置表现抢眼,赛后专业体育媒体The Athletic发表专题文章,深度解析其场上表现及适应进程。

终场哨响后,维尔茨头戴兜帽、双手插袋,球袜卷至脚踝,步履蹒跚地走向球员通道。这种疲惫感在他加盟利物浦后的前几个月屡见不鲜,但此次不同——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满足与自信。这场在安菲尔德球场上演的强强对话,利物浦凭借激情与战术的完美结合,击退了强大的皇马。而维尔茨,这位重返首发阵容的德国国脚,用行动回应了外界的质疑。
自七周前上次在安菲尔德首发以来,维尔茨经历了从万众期待到细致审视的转变。1.16亿英镑的转会费、替补席上的身影,让外界开始猜测:利物浦是否一时冲动?没有维尔茨的利物浦,是否反而更加平衡?
利物浦主帅斯洛特在赛前为弟子发声:“我毫不怀疑他的能力,这只是时间问题。”而曾在勒沃库森执教维尔茨的皇马主帅哈维-阿隆索也表示:“他需要适应,但他是一名非常特别的球员,希望他能尽快展现水平。”
在利物浦的前几个月,维尔茨的天赋已初露锋芒:对阵阿森纳时的强势表现、客战切尔西的精妙脚后跟传球、5-1客胜法兰克福的两次助攻、对阵曼联的活跃替补登场……但这些闪光点尚不足以让他在球队需要平衡新援与原有体系时稳坐首发。然而,对阵皇马的比赛,他交出了迄今为止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答卷。

上半场,维尔茨的表现堪称惊艳:第10分钟,他追向角旗区抢断赫伊森,与索博斯洛伊配合为麦卡利斯特创造机会;第17分钟,一次漂亮的触球在反击中释放埃基蒂克;第26分钟,他断下卡马文加的球并做给麦卡利斯特;第27分钟,沿右翼冲刺后完美的倒三角回传为索博斯洛伊创造机会;第36分钟,在皇马禁区外与埃基蒂克完成撞墙配合……这些动作虽不惊艳,但每一个都充满巧思,且以快速有力的节奏完成。在上半场的高水平对抗中,维尔茨制造的创造性威胁超过了任何人。
更重要的是,他是从左路首发位置完成这一切的,而非初来时被赋予的十号位。这引发了关于球队平衡和维尔茨角色的诸多讨论。前阿森纳主帅温格在赛前采访中表示:“利物浦夏天击败拜仁得到维尔茨,是因为承诺他踢中路,但这样做‘破坏了中场’。现在,主帅对他说,‘如果你想踢比赛,就必须踢边路。’”
甚至在对阵法兰克福和皇马的胜利之前,就有理论认为维尔茨可能更适合欧冠而非英超——尤其是他在英格兰足球转向更具消耗性踢法时加盟。但他昨晚的表现,至少在目前适应英超身体要求期间,无助于淡化这一理论。
斯洛特完全有可能在客战曼城时调整策略,但昨晚的左路角色应成为维尔茨的严肃选择。数据显示,他并未被局限在左翼,而是显著参与了进攻组织,尤其是与索博斯洛伊的配合非常默契。

当被问及维尔茨的表现是否更适合对阵进攻型球队时,斯洛特再次强调适应问题:“来自不同联赛的球员,需要适应每隔几天就踢一场比赛、面对特定风格打法的节奏。这对几乎所有人都是如此,更不用说一个22岁的球员了。他正在非常努力地工作,以尽快适应。”
事实上,维尔茨在利物浦的适应过程比预期坎坷。前六场英超首发五场,但接下来四场仅首发一场。这没什么问题——足球史上充满了年轻球员需要时间适应新环境的故事。亨利、皮雷、博格坎普在阿森纳,大卫-席尔瓦和德布劳内在曼城,德罗巴在切尔西,甚至莫德里奇在皇马,都曾经历挣扎。
人们总是急于评判巨额转会费签下的球员,但像维尔茨这样年纪、拥有天赋和声誉的球员,带来的担忧更少,风险也更小。更大的问题是,在英格兰足球风格流变期,他能否在英超成为利物浦所期望的一切,同时不削弱防守。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对阵皇马时防守工作的严谨和有效性令人鼓舞。欧足联赛后统计显示,他覆盖了11.4公里的距离,比任何其他球员都多出0.8公里以上。尽管他在第88分钟被换下,但“就是不停地奔跑”的评价,无疑是对他努力的最好注解。
终场哨响后,维尔茨得到了阿隆索的温暖拥抱,以及前队友弗林蓬的目光和微笑。这个夜晚,属于维尔茨,也属于所有给予他耐心的利物浦球迷。
【上咪咕独家看英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