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国际比赛日即将来临,然而备受期待的国足新主帅却仍未尘埃落定。由于新主帅迟迟未能确定,国足11月份的集训计划很可能再次搁浅。从9月到11月,国足已经连续三个月无缘国际比赛日的赛事,这无疑将进一步拉低国足在国际足联的积分排名。

国足选帅之所以进展如此缓慢,原因其实很简单:足协的预算有限,仅有200万欧元的预算,这使得聘请一位高水平的外籍教练变得困难重重。而那些执教表现平平的外籍教练,又根本入不了足协的法眼。在犹豫不决的取舍权衡之下,国足的选帅工作一次次陷入僵局。
随着聘请外籍教练的计划一次次落空,国足选帅近期出现了新的动向。据可靠消息,足协可能会重新考虑聘请国内本土教练来执掌国足帅印。其中,在中超联赛中表现出色的于根伟、邵佳一、李国旭等本土少壮派教练,已经进入了足协的考察视野。

正如《今晚报》所指出的,本土教练在理解国内足球文化、思维方式以及语言沟通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本赛季,邵佳一率领青岛西海岸成功保级,于根伟则带领天津津门虎跻身联赛前六,这些成绩充分证明了本土少壮派教练有能力带领平民球队实现突破。与那些200万欧元年薪能请到的外教相比,本土教练不仅毫不逊色,甚至在各方面还更胜一筹。
在众多本土教练中,本赛季执教青岛西海岸表现尤为出色的少帅邵佳一,逐渐成为了呼声最高的人选。他球员时代的德甲经历赋予了他非比寻常的国际视野,而退役后从俱乐部到国字号的多岗位历练,又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目前,他打造的防守体系在青岛西海岸已经显现出了不错的战术效果,这说明从理念到实战运用,邵佳一已经非常成熟。更重要的是,他背后有强大的德国教练团队支持,这种“土帅+外教”的模式如果能运用到国家队实战中,其前景无疑比单纯聘请一个外籍教练更值得期待。基于以上三点优势,邵佳一成为了国足选帅最大的一匹“黑马”。

当然,邵佳一也存在一个明显的短板。那就是他真正独当一面担任一线队主帅的时间并不长,中超执教经验仅仅有一个半赛季。从执教经验上来说,他还是略有欠缺的。国足冲击2030年世界杯的任务任重而道远,需要应对亚洲诸强的复杂挑战。以邵佳一现有的中超执教经验,到时候能否应付得来,确实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不过,选帅本质上是选择一条发展路径。如果以短期稳军心、落实战术为目标,邵佳一领衔的少壮派教练团队值得一试;如果寻求长远突破,仍需请一位更成熟、更老到的外籍主帅。大家对此有何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