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中国用户遭监控?微软UCPD.sys组件被指区别对待

时间:2025-09-21 18:06:45 来源:素衣读史 作者:素衣读史

前言

微软宣称UCPD.sys是保护用户免受恶意软件侵扰的“守护者”,然而,有发现指出,该组件仅对中国用户强制开启数据收集机制。这个隐藏在Windows系统深处的组件,究竟是安全卫士,还是监控后门?引发了广泛争议。

按照微软的官方解释,UCPD.sys全称“用户选择保护驱动”,主要任务是阻止恶意软件篡改默认浏览器设置。这一说法听起来颇为贴心,但事实真的如此简单吗?



技术人员深入分析后揭示,UCPD.sys会在Windows注册表的深层位置写入大量看似乱码的加密数据。更令人费解的是,该组件会持续监控这些数据的变化,一旦系统重启或更新,便会将这些加密内容解密为可直接运行的程序文件。

为何一个声称“保护默认设置”的工具,需要在系统里隐藏如此多的秘密?这些被释放出来的程序究竟在执行什么操作?这种行为模式显然已超出了正常安全软件的范畴。



当选择变成强制

许多Windows用户都曾遇到过这样的困扰:明明设置了用迅雷打开下载链接,点击后却自动跳转到Edge浏览器。这正是UCPD.sys在暗中作祟,它会强行改变文件关联设置,将各种链接导向微软自家的应用。

更让用户头疼的是,某些下载工具的专属协议无法被Edge浏览器识别,导致下载任务频繁失败。用户不得不手动复制链接,再粘贴到下载软件中,这无疑增加了使用成本。

你是否也遭遇过类似的困境?微软为何如此执着地推广自家应用?答案或许比你想象的更为复杂。



技术分析进一步揭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UCPD.sys会首先检测系统的地理位置设置。如果检测到用户位于中国大陆、香港、澳门或台湾地区,它便会自动开启一套完整的数据收集机制。

这套机制会记录用户的软件使用习惯、文件打开记录等信息,并定期上传。而在欧美地区,这些功能则完全不会被激活。同样的Windows系统,同样的UCPD.sys组件,却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行为模式。



2024年,微软为了遵守欧盟《数字市场法》,专门推出了“公平模式”。在这个模式下,欧洲用户可以自由选择默认浏览器,系统不会有任何干预。然而,对比之下,中国用户的处境则显得格外尴尬。我们不仅无法享受“公平模式”,反而要承受额外的数据收集。这种差别对待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商业逻辑?

一份特殊的“黑名单”

在UCPD.sys的限制名单中,几乎囊括了所有主流国产软件:360安全卫士、腾讯电脑管家、WPS办公软件、搜狗输入法、2345看图王……这些软件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它们都在各自领域与微软产品形成了竞争关系。



以360安全卫士为例,它原本可以检测并拦截UCPD.sys修改注册表的行为。但在实际运行中,360的这项功能被系统级权限压制,无法正常工作。“这相当于把用户的安全防线给拆了。”一位网络安全专家指出,“国产安全软件本来是用户的一道保护屏障,现在这道屏障却被人为削弱了。”



WPS用户也面临类似困扰。即便将WPS设为默认办公软件,系统更新后也经常会自动改回Office。用户需要反复设置,才能维持自己的选择。你认为这种针对性限制合理吗?当平台方既是裁判又是运动员时,公平竞争还存在吗?这种做法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商业竞争的范畴。



不只是中国的难题

微软的强势推广策略并非中国独有。2025年7月,Opera浏览器正式向巴西竞争监管机构提起投诉。投诉内容显示,微软通过多种手段强推Edge浏览器:在Chrome下载页面显示警告信息、频繁弹窗建议切换到Edge、甚至在系统更新时自动将Edge固定到任务栏。

“每次打开Chrome,系统都会弹出提示,说Edge更快更安全。”一位美国用户在论坛抱怨,“我的选择为什么需要被不断质疑?”



更严重的问题出现在数据安全领域。据报道,以色列情报部门利用微软Azure云平台,每天监听数百万巴勒斯坦人的通话记录。Windows 11的Recall功能也引发隐私担忧,这个功能会定期截取屏幕画面,其中可能包含密码、银行账号等敏感信息。虽然微软声称数据经过加密,但用户依然无法完全关闭这项功能。

从浏览器推广到隐私监控,微软的行为模式是否已经越界?下一个问题更加关键:用户还能夺回自己的控制权吗?



结语

面对日益强势的系统控制,用户最需要的是什么?答案很简单:知情权、选择权和控制权。

知情权意味着用户有权了解系统在收集哪些数据、如何使用这些数据。目前,UCPD.sys的数据收集完全在暗箱操作,用户既不知道被收集了什么,也不知道数据流向何处。

选择权则要求用户能够自主决定是否开启某项功能。就像手机App需要申请权限一样,系统组件也应该给用户选择的机会。



控制权是最根本的诉求。用户购买了设备和软件,理应拥有完整的使用控制权。任何强制行为都是对这种权利的侵犯。“技术应该服务于人,而不是控制人。”这是一位资深程序员的感慨。当软件开始违背用户意愿时,它就偏离了技术发展的初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