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2025年11月6日,距离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仅剩3天!

当五星红旗首次在国际乒坛高高飘扬,旗手王传耀的身后,是黄浦江畔那片滋养了无数乒乓健儿的沃土;当容国团振臂高呼“人生能有几回搏”,那激昂的声波中,回荡着徐汇少体校清晨训练的号子声。

上海,这座用石库门砖瓦构筑起中国乒乓球长城的老城,早已将乒乓的基因深深编织进城市的血脉之中。当尚坤、赵子豪在赛场上每赢下一分,那低沉的吼声中,透露出弄堂里特有的乡音,为自己鼓劲;当许昕倒地拉出那道惊艳的“新月弧圈”,锁定胜局的瞬间,上海队时隔52年第三次捧起了全运会的乒乓男团奖杯,捍卫了前辈们在第一、二届全运会上奠定的中国乒乓摇篮之地的荣耀。

上海乒乓七十年的薪火相传,不仅仅是一条冠军的流水线,更是一座乒乓文明的活态博物馆。从徐寅生的“十二大板”到陆元盛的“生胶魔法”,从王励勤的“暴力正手”到许昕的“黄金左手”,每一种革新战术都曾在苏州河畔历经淬火,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在即将开幕的全运赛场上,我们满怀期待,希望再次见证海派乒乓那最骄傲的传承——不是奖杯的简单堆叠,而是当全世界都在研究中国乒乓的密码时,总会发现那核心芯片上,刻着北纬31°,东经121°的城市坐标,那是上海,是中国乒乓永远的摇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