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级中学(简称“南外高中”)足球队在市级青少年足球赛事中连续斩获两项冠军,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冠王”。这支队伍不仅在3个月内先后夺得市青少年足球精英联赛男子U17组和市中小学校园足球比赛(高中超级组)冠军,更凭借稳定发挥首次获得代表深圳参加广东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的资格。其背后的科学训练体系与人文关怀理念,成为校园足球发展的典范。

在高中超级组决赛开场仅1分钟时,南外高中便遭遇对手强势破门。面对突如其来的逆境,队长王子宸回忆道:“当时全队确实有些懵,但心态很快调整过来。”第5分钟,球队便扳平比分,最终以3比2逆转夺冠。这种快速反应能力源于日常训练中“模拟实战”的积累——主教练斯尔詹·加西亚要求队员将每次训练视为正式比赛,通过反复演练可能遇到的场景,提升临场应变力。
“从防守到进攻,每个队员的特点都得到充分发挥。”王子宸强调,团队的成功离不开教练的专业指导与和谐的队内氛围。作为高三学生,他即将告别赛场专注升学,但10年足球生涯让他对未来职业道路充满期待。这种“以老带新”的传承模式,正是球队持续发展的关键。
下半场第68分钟,替补球员张劢的一记超远距离劲射成为制胜关键。斯尔詹透露,这一“秘密武器”源于赛前对战术体系的精准调整:“我们根据对手反应灵活变阵,对方教练显然没料到中场休息时的部署变化。”这种动态调整能力,源于外籍教练团队将法兰克福青训理念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实践。
斯尔詹强调,持续性高水平发挥是竞技体育的核心。他以网球名将德约科维奇为例,指出球队需通过长期系统训练保持状态。“我们鼓励球员专注过程而非结果,耐心是成功的基石。”这种理念在3个月连夺两冠的征程中得到充分验证。
面对双冠荣誉,斯尔詹始终向队员传递一个理念:“现在你需要再次证明自己。”他坦言,管理球员心态是备赛的最大挑战,“必须防止他们因胜利产生傲慢情绪”。这种危机意识促使球队在训练中始终保持高强度,为即将到来的省赛储备年轻力量。
球队的成功离不开“国际合作+体教融合”的育人模式。自2021年南山区与法兰克福足球俱乐部达成战略合作以来,南外集团构建起12年一贯制足球梯队体系,配备外籍教练负责技术训练、中方教练负责团队管理。这种双轨制既保证了训练专业性,又强化了文化课学习与足球发展的平衡。
南外高中助理教练李俊奇指出,政府与学校的双重支持为球队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南山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成立,进一步推动了专业化、体系化建设。目前,球队正以更年轻的阵容备战省赛,延续“以赛代练”的传统。
这种培养模式不仅提升了竞技水平,更为学生开辟了多元化发展路径。多数队员在完成高中学业后,选择通过足球特长进入理想大学,部分人甚至有望走向职业道路。正如斯尔詹所言:“足球训练是一个过程,需要耐心与坚持,而我们的目标就是为学生搭建通往成功的桥梁。”
采写:南都记者 伍曼娜
摄影:南都记者 霍健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