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伊始,国民党主席郑丽文启动新一轮人事调整,党内派系格局迎来深度洗牌。与此同时,赵少康因“亮票案”被台北地检署起诉,昔日“战斗蓝”标志性人物如今陷入法律与政治的双重困境。这场权力博弈,将国民党的内部矛盾与转型阵痛推向台前。

11月6日,郑丽文公布第五轮人事布局,此次调整打破“回避派系”的惯例,转而通过精准分配实现权力制衡。洪秀柱嫡系张雅屏执掌考纪会,郝龙斌子弟兵董佳瑜出任国际部主任,深蓝、地方派、技术官僚及边缘中生代均获席位。这种“雨露均沾”的策略,本质是通过利益共享巩固主导权——若独宠某一派系,必将引发其他势力反弹。
年轻化改革同步推进,新任干部全面接管网络传播、政策沟通等核心领域。此举直指国民党“老化”痛点,试图重塑政党形象。但风险亦存:年轻团队经验不足易失分,派系表面合作下暗流涌动。郑丽文选择的中间路线,需靠持续调整与政治智慧维系平衡。

赵少康的危机源于数月前的罢免投票现场。他当众展示选票内容,违反“公职人员选罢法”,被检方指控具有煽动性质。尽管初期强硬辩解“无意暴露”,但台北地检署11月6日正式起诉,其可能面临重刑。
事态升级后,赵少康态度骤变,迅速向民进党示软并承诺缴纳罚金。这一转变对其政治形象造成重创——靠“敢言敢冲”起家的他,如今亲手打破强硬人设,基层支持者失望情绪蔓延。作为非郑丽文嫡系,此次事件进一步压缩其党内空间,政治影响力濒临边缘。

国民党的困境不仅限于高层。台中市长卢秀燕近期因非洲猪瘟疫情处理得当,却公开表扬民进党当局,被质疑向绿营示好。此类“保位优先”的路线选择,导致基层党员方向感缺失——高层忙于权斗,地方首长专注自保,政策讨论让位于人事博弈。
年轻党员的不满尤为突出,党内“只争权不争路”的风气引发公开批评。老中青三代各怀算盘,组织涣散成常态。若无法扭转此局面,国民党不仅难赢选举,连现有地方执政基础都将动摇。

郑丽文的人事调整虽暂时稳定局面,但派系平衡需长期维系。选举临近时,利益冲突可能引发新一轮博弈,其掌控力将面临严峻考验。年轻化改革亦需突破“换汤不换药”的困局——若新任干部缺乏实权与资源,改革终将流于形式。
国民党的深层危机在于系统性失调:派系林立、路线模糊、代际断层、战略缺失。若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大选翻盘希望渺茫,更可能沦为依赖个别县市维持存在的地方政党。

风起于青萍之末,郑丽文的调整仅是序章。赵少康的失势敲响警钟:国民党需超越个人主义与派系算计,方能在政治风暴中校准航向。顶风前行还是随波逐流,答案将决定其未来命运。
参考信息:
国民党新人事公布“柱系”班师回朝,郝龙斌的美女智囊掌管国际部——海峡导报2025-11-06 16:27
赵少康“大罢免”亮票2次,遭台北地检署起诉:从重量刑——海峡导报2025-11-06 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