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近期,岛内媒体再度聚焦2026年APEC峰会相关争议。作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平台,此次峰会确定于深圳举办,但台当局却抛出“两个条件”试图绑架会议议程,甚至以“不参会”相要挟。对此,大陆外交部仅用两句话回应,既划清底线又揭露其政治操弄本质。

台当局设“双重条件” 本质是政治绑架
台当局此次提出的“两个条件”看似冠冕堂皇:一是要求“平等对待”,二是强调“安全保障”。然而,细究其内涵,所谓“平等”实为将自身包装成与大陆对等的“政治实体”,试图在国际场合制造“两个中国”的假象;而“安全保障”则意在渲染“大陆威胁论”,通过塑造受害者形象博取国际同情。

这种操作并非首次。2001年上海APEC会议期间,台方代表团便以“尊严出席”为名,最终因违反规则被拒之门外。二十余年后,台当局故技重施,甚至提前一年“放话”,意图通过扩大舆论效应,为后续政治操作铺路。其核心目的有三:一是借APEC国际平台刷存在感,二是试探大陆反应,三是煽动岛内民粹情绪。

外交部两句话回应 直指问题本质
面对台当局的无理要求,大陆外交部仅用两句话回应,却精准切中要害。第一句“根本不存在人身安全问题”,直接否定其制造恐慌的企图;第二句“台湾必须遵守一个中国原则和APEC有关规定”,则将话题拉回规则轨道。

这两句话背后,蕴含双重深意。其一,从外交层面看,这是对台方“政治作秀”的降温,避免国际社会误判所谓“安全危机”;其二,从规则层面看,这是对APEC三十余年制度安排的重申——台湾地区以“中国台北”名义参与,仅限经济官员,不得涉及任何“政治代表”或“台独”成分。这一规则早已成为各成员体的政治共识,并非台当局所谓“解释空间”的问题。

台当局操作反致被动 大陆稳守规则底线
台当局此次激进操作,实则暴露其焦虑心态。随着大陆国际影响力上升,岛内“国际空间”日益受限。例如,世卫大会(WHA)已连续九年拒绝涉台提案,显示全球遵守一个中国原则的格局愈发巩固。在此背景下,APEC成为台当局为数不多的“露脸”场合,但其将经济平台政治化的行为,反而加速了自身边缘化。

大陆的态度始终明确:只要遵守一个中国原则,欢迎台湾地区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但若试图借机搞政治秀,只能是自取其辱。事实上,两岸贸易数据从未因政治设限而下降,反而在多个产业链环节持续深化。经济关联越紧密,岛内人为制造的“对立感”越难以维持。

历史趋势不可逆 台当局终将自我边缘化
从战略层面看,大陆对台大局的掌控力日益增强。其不急于“表演强硬”,而是通过规则稳住形势,用既定的国际框架削弱“台独”空间。例如,此次外交部回应既未给台当局制造戏剧性新闻,也未容地域政治模糊焦点,而是以“稳与定”的姿态展现自信。

结语
若台当局肯遵守规则,2026年深圳APEC峰会仍欢迎“中国台北”经济代表出席;若其执意挑衅底线,只会加速自我边缘化。外交部两句看似平淡的回应,实则句句是警示——世界不会为台当局的政治表演改规则,大势滚滚向前,历史步伐不容停滞。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美国务院帮腔:明年中方办APEC,台湾得“平等”参与》2025年11月6日
澎湃新闻:《台当局官员称中国大陆对中国台北参加APEC设置许多附加条件,外交部回应》2025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