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权威体育媒体The Athletic发布专题文章,深度剖析曼联2025-26赛季角球战术表现。数据显示,红魔在防守端仍需改进,但进攻角球效率已跃居英超榜首,成为球队新的得分利器。

尽管曼联在2021-23赛季曾短暂改善角球防守,但近两个赛季问题再度凸显。本赛季英超数据显示,曼联每100次防守角球失球7.1个,排名联赛第五差。这一数据凸显球队在定位球防守中的系统性漏洞,尤其是面对内旋球时的选位与争顶效率亟待提升。

与防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曼联进攻角球实现质的飞跃。本赛季球队每100次进攻角球攻入14.3球,高居英超第一。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创造的预期进球(xG)值达7.1,位列联赛第二,表明进攻质量显著提升。
战术层面,主教练阿莫林确立了清晰的角球体系:布鲁诺-费尔南德斯主罚左侧,姆伯莫负责右侧,传中路线集中于小禁区中央与后点区域。三中卫体系成为战术核心,马奎尔与德利赫特轮流担任主要攻击点,卢克-肖则承担区域防守干扰任务。

案例1:富勒姆之战(1-1平局)
曼联采用三中卫(约罗、德利赫特、卢克-肖)搭配双前锋包抄的战术。当姆伯莫开出内旋角球时,德利赫特阻挡对方门将莱诺出击路线,卢克-肖牵制区域防守球员,约罗趁机与巴锡形成一对一。最终,约罗的头球折射破门,展现战术设计的精妙性。

案例2:诺丁汉森林之战(2-2平局)
面对纯区域防守,曼联通过人员移动制造空间。德利赫特压制门将泽尔斯,卢克-肖阻挡耶茨,卡塞米罗获得自由头球机会。这一系列配合最终由卡塞米罗破门,凸显战术执行的流畅性。

曼联的角球战术并非一成不变。在热刺一役中,随着马奎尔下场,德利赫特从阻挡者转为攻击点,梅森-芒特接替阻挡门将任务。通过假跑动作与人员换位,德利赫特最终在后点无人盯防的情况下头球破门,帮助球队扳平比分。

本赛季曼联已打入6个角球进球,距2018-19赛季纪录仅差1球。更惊人的是,其每100次角球xG值达7.1,是过去七个赛季平均值的两倍多。这一数据爆炸式增长,印证了阿莫林团队在定位球训练中的革新成效。

尽管门将位置引入拉门斯后稳定性有所提升,但防守端仍需持续优化。相比之下,进攻角球已成为曼联争四路上的重要武器。随着战术体系日益成熟,红魔能否将定位球优势转化为联赛排名提升,值得球迷持续关注。
【上咪咕独家看英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