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瀚森连续4场遭遇DNP(未登场)!开季至今,波特兰开拓者队两大战术变化引发关注:CBA旧将里斯抓住机会完成自我证明,轮转顺次已超越罗威成为球队第二中锋;同时,主帅斯普利特推行的5小阵容策略,让内线竞争愈发激烈。

在上一场掀翻联盟第一的雷霆后,开拓者迎来与热火队的较量,最终以131-136遗憾落败,无缘两连胜。然而,比失利更值得关注的是,16号秀杨瀚森连续第四场比赛未获得登场机会,彻底被排除在轮转阵容之外。
开拓者内线储备深厚是杨瀚森被DNP的根本原因。在艾顿离开后,球队中锋位置仍有4人可用:首发中锋克林根、轮换中锋罗威、里斯以及杨瀚森。其中,克林根凭借全面的篮板与防守能力稳坐首发,而里斯与罗威的竞争则成为近期焦点。

里斯的崛起是开拓者内线轮转的最大变数。本场对阵热火,里斯出战11分37秒,三分3中2砍下6分3篮板,而原本的第二中锋罗威仅获得7分29秒登场时间。里斯的逆袭并非偶然,其稳定的三分投射能力与蓝领球员的拼劲,完美契合新帅斯普利特对攻防节奏与空间性的追求。
首发中锋克林根本场继续展现统治力,9投6中拿下13分7篮板2抢断2盖帽,出战20分53秒稳居中锋轮转首位。然而,里斯的崛起让罗威的处境愈发尴尬——从开季初的第三中锋,到如今被里斯反超,罗威的登场时间被进一步压缩。
里斯的逆袭之路堪称励志。从开季初的边缘球员,到杨瀚森状态低迷后抓住机会成为第三中锋,再到如今反超罗威,他始终以“能量满满”的态度回应教练信任。斯普利特曾公开称赞:“只要让里斯上场,他就会拼尽全力,这样的球员任何主帅都会喜欢。”

斯普利特上任后,开拓者的另一大变化是疯狂推崇“5小阵容”。这一策略直接导致杨瀚森连续被DNP——甚至首发中锋克林根都跌出决胜阵容,20分钟登场时间仅排全队第七,不如替补格兰特与克里斯·穆雷。
从用人策略来看,克林根已成为“假首发”,中锋球员彻底蓝领化,仅作为锋线球员的临时候补。这一调整的底气源于5小阵容的竞争力:尽管本场惜败热火,但开拓者前9场取得5胜4负战绩,击败雷霆、掘金、湖人和勇士等争冠级强队,远超预期。

面对里斯的崛起与5小阵容的冲击,杨瀚森的处境愈发艰难。除非球队出现大面积伤病,否则斯普利特不太可能改变现有战术体系。对于杨瀚森而言,提升投射能力与灵活性、适应开拓者的快节奏打法,是争取出场机会的唯一途径。
里斯的逆袭与5小阵容的成功,为开拓者指明了方向:在强调空间与速度的现代篮球中,传统中锋的生存空间正被压缩。杨瀚森若想在NBA立足,必须尽快完成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