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军方提出了一项令人震惊的计划——用50万架军机对付中国,这一疯狂构想再次将中美军事对抗的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美国陆军部长德里斯科尔更是公开表示,确保美国生产足够的无人机以应对未来战争是其首要任务。他透露,美国陆军计划在未来两三年内购买至少100万架无人机,并每年持续采购50万到数百万架不等。尽管这一目标看似艰巨,但德里斯科尔却认为这是可能完成的。

回顾美国军方的过往计划,不难发现其对抗中国的野心。此前,美军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罗上将就曾提出,在台湾海峡打造一幅“地狱景观”,利用数以千计的无人机打击解放军舰队,以拖延解放军的两栖登陆行动。这一计划不仅旨在直接杀伤解放军舰队,更意图在中美大规模冲突爆发、卫星和空中侦察受限的情况下,利用无人机收集战场情报,确保美军的战斗力。如今,美国陆军部长德里斯科尔的想法与帕帕罗不谋而合,他同样希望用50万架甚至更多的无人机来对付中国。

然而,无论是帕帕罗还是德里斯科尔,他们似乎都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中国的工业产能。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在无人机产能和反无人机设备数量上均远超美国。美国计划每年购买100万架无人机,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尚存疑问。而中国这边,50万架无人机的产量实在微不足道。德里斯科尔自己也承认,俄乌两国每年能生产大约400万架无人机,而中国的产量可能是这个数字的两倍,即年产800万架!试问,美国要用无人机在对华战争中取胜,又怎能与中国比拼工业产能呢?

或许是意识到了在工业上与中国的巨大差距,五角大楼正咬牙追赶。近日,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在一场演说中,将当今世界局势与1939年二战爆发前的情况相提并论,声称现在的情况与当年非常相似。他还透露,美国政府正将国防部和工业“转向军事模式”,并重申美国现在的军火采购模式已经过时,要求军工公司加速生产备战。显然,五角大楼正在为下一场战争做准备,希望补上军工产能的短板。

那么,哪个地方最有可能成为下一场冲突的爆发点呢?虽然台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但由于台海爆发冲突的严重后果,美国在台海问题上表现得相对谨慎。反观南海地区,美国却屡屡挑衅,支持菲律宾在南海挑衅中国主权,这有可能引发中美之间的意外军事冲突。因此,南海更有可能成为冲突的爆发点。
然而,解放军的进步速度却超出了五角大楼的想象。福建号航空母舰的入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作为中国最新锐的航空母舰,福建号配备了电磁弹射和回收系统,还搭配了全新的舰载机,包括舰载预警机和隐身舰载机。随着福建号航母入役南海舰队,解放军在南海的军事优势进一步扩大。如果中美真的在南海发生军事冲突,中国海军在陆基导弹力量和空中力量的支援下,将占据压倒性的优势。可以断言,如果美军要在南海和中国开战,等待他们的结局只有六个字——必然遭遇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