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中足联新政引争议:留洋球员数挂钩外援名额,效果存疑

时间:2025-09-22 06:46:04 来源:小金体坛大视野 作者:小金体坛大视野

近日,中足联推出了一系列重磅政策,其中减少俱乐部梯队建设、取消强制设立女足等举措,被认为能够帮助俱乐部节省大量开支。然而,这些政策对中国足球的长远发展是好是坏,目前尚无定论。与此同时,另一项更具争议性的政策引发了足坛的广泛讨论——俱乐部输送到海外联赛的球员数量,将与注册外援数量直接挂钩。这一政策被解读为中足联鼓励俱乐部将球员送往海外留洋的举措。



根据新政策,从下赛季开始,中超俱乐部每输送一名球员前往欧洲五大联赛(英超、西甲、意甲、德甲、法甲)的一线队或梯队,便可多注册一名外援。现行政策规定,全年累计注册外援不得超过6人,这意味着理论上可能出现注册7名外援的俱乐部。不过,注册外援数量与实际上场外援数量并非同一概念,因此不会对联赛公平性产生直接影响。中足联的初衷是鼓励俱乐部放行优秀球员留洋,同时通过额外外援名额补偿球队实力损失。然而,这种做法是否符合足球科学发展的规律,仍存在争议。



目前,政策细则尚未明确是否要求留洋球员在海外联赛获得出场时间。每输送一名球员可多注册一名外援,但比赛同时上场外援数仍保持5人。此外,新增外援能否进入比赛大名单也未明确,这可能导致一场比赛中出现6名外援同时进入名单的情况。这一政策对青训体系完善、年轻球员储备丰富的俱乐部更为有利,但球员是否真正愿意留洋,仍是一个未知数。



尽管政策看似诱人,但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诸多漏洞。例如,豪门俱乐部可能通过与五大联赛球队合作,将梯队小球员租借至海外,球员无需真正出国,仅挂名即可换取外援名额。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低级别联赛中有不少中资俱乐部,政策执行后,这些球队可能大量接收中国球员,无论球员是否具备出场能力。这种情况类似于“出口转内销”,可能引发新的争议。



退一步讲,即使政策设计严谨,确实能够帮助国内球员前往五大联赛留洋,但目前中超具备冲击五大联赛实力的球员屈指可数。王钰栋、蒯纪闻、刘诚宇等U20国脚中,可能只有王钰栋具备登陆五大联赛的实力,且只能担任替补轮换角色,其他球员想直接踢五大联赛难度极大,大概率只能从梯队或低级别联赛起步。中足联的这一政策初衷无疑是好的,但中国足球历史上曾多次出台违背足球发展规律的政策,最终均以失败告终,例如之前的U23政策。因此,这一政策仍需谨慎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