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一声雄起!四川足球复兴:从凤凰山到川超的激情之路

时间:2025-09-22 07:05:01 来源:不懂球专栏 作者:不懂球专栏

近期,中超赛场上的成都蓉城队可谓风头正劲。在周中的亚冠赛事中,远征韩国的成都蓉城队完成了队史首次亚冠正赛的亮相。从低级别联赛到亚洲舞台,短短数年,成都蓉城用坚实的步伐实现了目标的具象化,书写了属于自己的足球传奇。

今日,成都蓉城又将客场挑战联赛劲旅上海申花,这场争冠对手的直接对话,无疑让比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成都蓉城暂居联赛榜首,冲击联赛冠军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成绩的提升自然带动了关注度的飙升,然而,成都蓉城的“火热”背后,却有着更为独特的魅力。


比场上成绩更引人注目的,是凤凰山足球场外蔚为壮观的球迷盛况。自俱乐部升入中超以来,主场比赛的球票便一票难求。据数据显示,近几个主场比赛的上座人数每场均逼近4万人,这一数字几乎是整个中超联赛场均观众(约2万人)的两倍,凤凰山已然成为中超最火爆的球市之一。

这种超乎寻常的火爆,不仅仅是职业体育成绩带来的自然反响,它更深层地揭示了长久以来被压抑的、深埋在四川人民血脉中的足球激情被重新点燃。凤凰山球场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竞技场所,它成为了一个社会文化事件的中心,一个承载着城市荣耀与情感的全新地标。

熟悉四川足球的老一辈球迷或许还记得,在当年的四川全兴时代,四川就早已是全国闻名的金牌球市。在那个略带江湖草莽气息的年代,球市的火爆更多来自于球迷们激情的自发性狂热。“成都保卫战”、“魏大侠”魏群和“猎豹”姚夏等标志性人物的硬朗球风,至今仍被不少人津津乐道,成为四川足球历史上不可磨灭的印记。


“雄起”口号响彻全国,代表一种草根反叛与血性精神。当年在成都体育中心,震天的“雄起”声浪是每一场比赛的背景音。这一口号最初起源于足球场,用来为球队加油助威,但它很快超越了体育范畴,成为了四川人民在各个行业奋勇拼搏、不甘落后的精神图腾。

随着四川职业队伍的逐渐消散,“雄起”精神只是在等待合适的时机重新被唤醒。在成都蓉城崛起的新时代,“雄起”精神得到了全新的演绎和升华。它不再仅仅是一种带有地域血性的呐喊,更融入了成熟、包容与文明的城市特质。

就像成都蓉城球迷远征韩国客场,在蔚山客队看台上,他们不仅持续高喊“雄起”为球队呐喊助威,更在赛后自发清理现场垃圾,展现了高度的纪律性和文明素养,赢得了对手和观众的尊重。


如今的“雄起”精神,早已经从单纯的情感宣泄,转变为一种更具责任感和城市自豪感的文化表达。球迷们的行动不仅为球队提供了动力,更向世界展示了成都这座城市开放、友善、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形象。

就像我曾前往凤凰山观赛时,对于球场赛后“演唱会”现象的感受:哪怕不少专业球迷对此嗤之以鼻,但成都蓉城真正的火热动力来自于他们的观众群体除开有专业球迷,也有更多市民的参与,是一种真正的市民经济。很多人甚至认不全成都蓉城的球员和教练,但并不影响他们走入球场,来喊两嗓子“成都雄起”,来拿起手机一起大合唱。这种“市民经济”,才是真正让凤凰山持续热闹的动力。

如果说成都蓉城是四川足球复兴的“旗帜”,那么“川超”联赛(四川省城市足球联赛)则是支撑这面旗帜的坚实“基石”。不同于职业足球的高度商业化,“川超”是一项由政府主导、面向普通大众的业余足球赛事,旨在让足球真正回归到普通群众,成为全民健身的有效载体。

毕竟从归属层面来说,成都蓉城归成都足协管辖,代表的是成都。四川之大可不止成都一处的热闹,这片充满麻辣热力的土地,还有许多属于体育的精彩未曾挖掘。如今以四川省21个市(州)为单位组队,21支城市参赛队已基本落位。没有职业选手参赛的规定,也让足球真正回归到普通群众,激发了全民参与的热情。


更难能可贵的是,“川超”始终没有忘却何为推动四川足球前进的精神动力——“雄起”精神。通过一系列精心的设计,“川超”有效地连接了过去与现在,将“雄起”精神的传承具象化。比如前四川全兴队的传奇人物,被球迷亲切称为“猎豹”的姚夏,他以成都代表队荣誉主教练的身份回归参与川超联赛,为赛事增添了更多的历史底蕴和情感共鸣。

过去“金牌球市”的记忆与如今职业赛场上四川队伍的奋勇争先交相辉映,也与当下的川超紧密相连。像“川超”的揭幕战,就安排在了成都双流体育中心进行,这块场地也是成都蓉城B队征战中乙的主场,让“雄起”的呐喊也能回荡在草根赛场,激发了更多人对足球的热爱和参与。

在昨晚进行的“川超”揭幕战上,坐镇主场的成都队对阵遂宁队。双流体育中心见证了川超的首场对决,经过90分钟的火热较量,成都最终6-0大胜遂宁取得开门红。值得一提的是,揭幕战开始的“川超”开幕式同样精彩,一场具有四川特色、巴蜀韵味的精彩活动,点燃球迷激情,开启“川超”大幕,展现了四川足球的独特魅力。

有意思的是,“川超”的火热开启也可以见到曾经的“雄起”精神在传承。比如,四川每个城市都有自身特色,“雄起”精神的重塑并非千篇一律的复制,而是允许每一个城市在统一的口号下,注入各自独特的文化内涵。

像引发全网热议的起队名:“一城一队、为城市而战”,将比赛嵌入城市肌理。乐山队主场设在跷脚牛肉博物馆旁,阿坝队以藏式碉楼为背景,足够接地气,也足够泼辣,展现了四川足球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站在2025年的时空坐标上回望,从全兴时代的“黄色狂飙”到成都蓉城的“迈向亚洲”再到川超的“全民共舞”,四川足球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范式转换。凤凰山球场4万多人同喊雄起的震撼,与川超赛场上各市州的激情拼搏共同构成中国足球最动人的复调。

这种共生关系创造了一个难以被复制的良性循环:成都蓉城队的成功吸引了更多人关注足球、了解足球,而“川超”联赛则为这些新产生的兴趣提供了参与和实践的渠道,让他们参与足球,稳固了球迷基础,促进了四川足球的持续发展。

这种转换揭示出体育发展的新逻辑:当职业俱乐部构建竞技高度,草根赛事夯实群众基础,文旅融合拓展价值边界,足球便能突破体育范畴,走向更多的社会面,成为推动城市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

所以正如文章最初所说,凤凰山为什么这么火,答案就藏在底蕴当中:一方面是来自于早年四川全兴的火热传承,也是四川人热爱体育、热爱生活的一种具体表现方式。


另一方面看球热闹,大家就都一块来看。哪怕不少人最初是去凑热闹,是去打卡,但这些人同样也是中国足球的潜在生力军。挖掘市场不就应该从潜在客户身上着手,扩大影响力吗?相信随着“川超”的开赛,在“雄起”精神的感召下,四川足球的未来,将不仅仅是少数职业精英的竞技舞台,更是属于每一个热爱足球的四川人的文化节日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