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贵阳‘城超’启示:足球赛事如何成为城市营销新范式

时间:2025-09-22 07:53:13 来源:贵阳发布 作者:贵阳发布

当16座城市的业余足球队齐聚贵阳,这场被称为‘城超’的城市足球邀请赛,早已超越了竞技本身。人们不禁要问:为何是贵阳?为何选择足球?在文体旅融合的热潮中,这场赛事给出的答案,藏着一座城市的发展智慧与包容胸怀。


凭什么是贵阳?顺势而为的城市营销

贵阳举办‘城超’,并非偶然的心血来潮,而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近年来,贵阳以‘爽爽贵阳’为名片,在生态旅游、大数据产业等领域持续发力,连续多年举办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让‘生态贵阳’‘数谷之都’的美名传遍全国。

然而,一座城市的吸引力需要更多元的载体来丰富内涵、增强黏性。‘城超’以足球为纽带,将16座城市的文化、旅游资源和特色美食串联起来,既展示了贵阳作为东道主的组织能力,也为各地球员提供了深度体验贵阳的机会。无论是文旅资源还是美食体验,都通过赛事票根得以整合,这种‘以赛兴城’的思路,本质上是对城市资源的高效利用,是贵阳提升城市影响力的精准发力。


更重要的是,贵阳的生态优势为‘城超’提供了天然的底气。九月的贵阳气候凉爽宜人,既避开了酷暑对户外运动的影响,也让来自全国各城市的足球运动员在享受比赛的同时,感受舒适的自然环境。这种‘天时’与‘地利’,再加上‘人和’的赛事氛围,让贵阳举办‘城超’具备了其他城市难以复制的条件。

又是足球?群众基础托起的文化共鸣

在众多体育项目中,足球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力毋庸置疑。它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跨越地域、阶层的文化语言,能最快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而贵阳‘城超’的举办,正是由本土群众用热爱筑牢根基、托起文化共鸣的生动载体。


在9月19日晚的比赛中,近5万名观众的呐喊与欢呼,充分体现了足球引发的情感共鸣。贵阳选择足球,正是看中了这种‘全民参与’的特质。‘城超’的参赛选手包括机关职工、人民教师、医务工作者、消防员、警察,以及在校大学生、高中生等。他们虽非职业球员,却带着‘为城市而战’的热忱在绿茵场上拼搏,这种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观众。赛场边的呐喊助威不属于某一支球队,更属于每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足球的普通人。


从某种意义上说,‘城超’的火爆印证了足球在群众中的深厚根基。9.9元的惠民票、完善的交通接驳等配套服务,让不同收入、不同身份的人都能参与进来。这场足球赛事没有‘高大上’,有的只是贴近群众的热心服务。就像‘城超’开幕式中的贵阳网红猴‘小老费’,早已超越了表演的意义,它让足球赛事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让市民在为球赛欢呼的同时,更能感受到与‘我’的关系,引发共鸣、深入人心。

从‘村超’到‘城超’,基层足球点燃了文化星火

当贵州‘村超’的欢呼声还在黔东南的山谷间回荡,贵阳‘城超’的哨声又在省会的绿茵场响起。从田间地头的‘草根赛事’,到城市中心的‘全民狂欢’,基层足球正在以‘村超-城超’的递进姿态,在贵州大地上点燃文化星火,让不同地域、不同生活场景的人们,都能在足球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热爱与共鸣。


在城市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让更多人记住一座城市、向往一座城市?贵阳的答案是‘用体验说话’。‘城超’不是简单地打广告,而是通过一场赛事,让人们亲身体验贵阳的热情、便捷与魅力。它更是贵阳城市营销的一次创新实践,是城市包容胸怀的生动写照。持一张赛事门票,既能看比赛,又能享受景区优惠、住宿折扣,还能参与特色市集、文化展演,这种‘一站式’的体验,比任何宣传语都更有说服力,让游客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贵阳、了解贵阳、爱上贵阳,实现从‘过客’到‘常客’的转变。


在这个平台上,贵阳既是东道主,也是参与者,主动为各地文化提供展示的舞台。折耳根与涪陵榨菜的‘CP联动’,本土IP‘小老费’与大熊猫‘花花’的隔空互动,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展现自己的特色。


基层足球的魅力从来不是专业的竞技水平,而是它能扎根于生活,能承载文化,能让普通人成为主角。贵阳咖啡队队员周艾在采访中说道:‘要是没有‘城超’的举办,我们草根球员不会有这种机会站在绿茵场上为城市拼搏。’贵州籍原职业球员范云龙也提到:‘城超的参赛队员无关乎职业与身份,只要站在了绿茵场上,他们就是这个城市的英雄。’


城市的发展,需要找到能引发广泛共鸣的载体;城市的营销,贵在以真诚服务换游客真心;城市的魅力,源于它的包容与温度。当一场足球赛能让人们感受到一座城市的活力与善意,它就已经超越了赛事本身,成为城市发展生长的生动注脚。

来源 | 天眼新闻
编辑 | 姚自雨
统筹 | 干江沄
编审 | 赵禾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