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2025江苏“苏超”收官:赛事与文旅融合的典范之路

时间:2025-11-18 15:49:08 来源:文化产业观察 作者:文化产业观察



11月1日,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以下简称“苏超”)决赛在南京奥体中心圆满落幕。随着泰州队捧起冠军奖杯,这场持续176天、涵盖85场比赛的足球盛宴正式画上句点。这场赛事不仅展现了江苏足球的竞技水平,更成为推动文旅体商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



据统计,“苏超”期间,主场城市比赛日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达2511.71万人次,同比增长17.38%,其中外地游客1440.30万人次,增幅达23.22%。这些数据背后,是“赛事+文旅”模式释放的巨大潜力。



赛事引流:文旅出圈的流量密码

泰州队夺冠后,“泰州”一词在社交媒体和新闻平台的搜索量激增。早在6月初,泰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便联合推出“跟着‘苏超’看球赛、游泰州、吃早茶”文旅促消费活动。球迷们追随主队来到泰州,夜游凤城河、品尝地道早茶,感受城市魅力。



泰州天德湖宾馆副总经理王峻深有体会:“只要泰州主场比赛门票开售,客房订单就随之而来。”酒店毗邻泰州体育公园体育场,步行仅10分钟,300余间客房在比赛日“一房难求”,7月至8月平均入住率超80%。

“苏超”的引流效应不仅限于酒店。在盐城,球迷被赛场上“N4A”球迷会的呐喊吸引,纷纷前往新四军纪念馆参观;在扬州,宋夹城风景区的足球场因赛事带动,傍晚时分热闹非凡,宋夹城杯系列足球赛也办得有声有色。

各地文旅部门敏锐捕捉流量,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建立立体化传播矩阵。南通与泰州联合举办的“通泰携手·与宁有约”“跟着‘苏超’去‘读城’——双城记”活动,在南京银杏里文化艺术街区吸引众多球迷关注,南通“通通好看、通通好吃、通通好玩”与泰州“泰好看、泰好玩、泰好吃”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王智表示,“苏超”期间,南通主场比赛日周末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消费同比均增长40%以上。通过文旅优惠政策引流、活动增流、服务宠流,南通实现了文旅资源从“被看见”到“被记住”再到“被认同”的转化,推动消费向“多日体验”“全域消费”“全链条消费”升级。





以诚留客:惠民举措激活消费潜能

“苏超”期间,江苏各地推出系列惠民礼包,打造“第二现场”,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增量。



盐城的“N4A”球迷会不仅为球队助威,更成为文旅加分项。新四军纪念馆副馆长朱卓观察到,赛事期间,纪念馆观众接待量显著增长,年轻观众比例大幅提升,文创产品热销。球迷观众不仅带来人气,更为红色文化传播注入新活力。纪念馆还举办了与“N4A”相关的特色活动,与观众产生强烈共鸣。



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镇东南村的“第二现场”也备受瞩目。6月中下旬,村里举办“村光无限,超越梦想”观赛活动,常州首胜比赛吸引8000余人观赛。活动期间,稻田理想民宿和青野东南酒店客房满房,餐饮营业额同比增长130%。



东南村党总支副书记刘顺认为,观赛活动的成功得益于公众对“苏超”的关注,以及村里推出的互动派对、乡村文化市集、音乐会等根植乡土的旅游业态。他表示:“乡村可以借助热门赛事,依托乡土文化创新发展模式,延长旅游链条。”



镇江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主场期间,当地联动体育、商务等部门,通过文旅福利政策引流、“苏超”市集活化消费场景、内场展演彰显地域文化、“读城”研学深化旅游体验,打造足球观赛与文旅共生共荣的新趋势,实现“引客入镇、留客在镇”的目标。





体旅融合:探索共赢发展新路径

“没有‘苏超’的周末,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今年“苏超”落幕后,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感慨。这份感慨既表达了公众对赛事的认可,也反映出满足群众需求的体育赛事仍显不足。

“苏超”让看比赛成为大众过周末的新选择。如何进一步发挥体育赛事综合效应?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赛事经济提振体育休闲消费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赛事+”,激活地域文化、提升城市活力、赋能消费升级,深化“赛事+文旅”融合。

江苏多地早已探索“赛事+文旅”模式。宜兴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王赛军表示,今年宜兴承办了“苏超”无锡队3个主场比赛和江苏省城市篮球男子超级联赛第一阶段56场比赛,还举办了风筝邀请赛、自行车赛等品牌赛事。每次赛事期间,文旅等部门紧密联动,放大“赛事+”效应。



王智表示,南通将系统总结“苏超”经验,推广至其他赛事和领域,创造更多文旅消费爆点,推进文旅与百业融合发展。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李川表示,下一步,江苏将打造文体旅融合新场景,构建“水韵江苏”户外运动目的地体系;以“跟着赛事去旅行”为主题,联合旅行社、OTA平台推出跨区域“赛事+文旅”精品线路和产品;利用“苏超”品牌效应,定期发布线路产品;鼓励文旅企事业单位参与举办体育赛事、打造“第二现场”,支持体育企业和资金投资文旅项目,拓展合作空间,实现共赢目标。

来源:中国旅游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