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修健
11月15日下午,2024年辽宁省城市足球超级联赛(简称“辽超”)总决赛在大连梭鱼湾足球场激情上演。大连队以4:0完胜本溪队,在6.3万座席的专业足球场捧起冠军奖杯。本场赛事共吸引55678名观众现场观战,刷新本年度辽超上座纪录,充分展现东北地区足球运动的蓬勃生机。
政策赋能:东北超联赛启动谋划设计
就在决赛前一日,辽宁省委书记许昆林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东北地区城市足球联赛(简称“东北超”)实施方案。会议明确提出:要立足群众性体育赛事定位,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足球赛事品牌,通过“体育+文旅+商业”深度融合模式,形成赛事消费新增长点。这一战略部署与内蒙古、吉林、黑龙江三省区已出台的文体旅商融合政策形成联动效应。
数据显示,今年内蒙古城市足球超级联赛(蒙超)累计拉动消费4.06亿元,印证了群众体育赛事的区域经济带动作用。哈尔滨体育学院副教授叶海波分析指出,东北地区深厚的足球文化底蕴、完善的青训体系和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质,为东北超联赛提供了三重保障:“东北人特有的幽默基因与足球运动的娱乐属性天然契合,赛事转播中融入方言解说、特色饮食等元素,将形成独特的文化传播效应。”
<区域联动:从省域竞赛到跨省联盟
11月5日,东北四省区体育部门负责人齐聚沈阳,就联赛规程、组织架构、市场开发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当前东北地区已形成多层次足球赛事体系:中超联赛中大连英博、长春亚泰等劲旅坐镇主场,中甲联赛辽宁铁人、延边龙鼎等球队激烈角逐,同时辽超、蒙超、吉林省延边州县市联赛等地域性赛事蓬勃发展。其中延边联赛引入VAR视频助理裁判系统,蒙超采用FVS足球视频支持系统,彰显业余赛事的专业化升级。
根据行政区划测算,东北超联赛潜在参赛队伍可达40余支。辽宁省14个地级市、吉林省8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黑龙江省12个地级市+1个地区行署,加上内蒙古东部五盟市,赛事规模将远超今年渝超联赛的38支参赛队伍。但极端天气可能成为最大挑战——10月蒙超决赛通辽站遭遇4℃低温,如何优化赛程安排成为组织方重要课题。
经济观察:上座纪录频刷新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大连梭鱼湾足球场作为国内唯一三面环海的专业球场,本赛季中超联赛已有9场比赛观赛人数突破6万。这种火爆态势正在全国蔓延:赣超联赛八强赛吸引50168人观战,蒙超决赛45166人现场助威,苏超联赛更是以62329人刷新单场上座纪录。政策层面,国务院办公厅9月发布的《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的意见》明确要求“科学核定赛场安全容量”,江苏省随后出台配套措施,为提升赛事接待能力提供政策保障。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东北超联赛正式启动,明年各层级足球赛事的上座纪录可能再度被改写。这场始于足球的区域经济变革,正在为东北振兴注入全新动能。
(国是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