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男篮项目冠军刚决出不足一小时,中国篮协便火速公布了新一期中国男篮集训队名单。这份名单引发广泛讨论:新科冠军广东队仅有2人入选,而排名第六的北京队却多达4人入围。主教练郭士强此番选人标准究竟有何考量?是否真如外界猜测的"不给某些球员机会"?

本次集训旨在备战两周后开打的男篮世预赛,中国队将与韩国队进行两场关键对决。鉴于CBA联赛尚未重启,全运会成为考察球员的重要窗口。据现场观察,郭士强教练团队在全运会期间持续进行实地考察,与各队主教练保持密切沟通。
与男篮主帅的勤勉形成对比的是,中国女篮主帅宫鲁鸣指导鲜少出现在全运赛场。这种工作方式的差异也引发球迷对两位教练执教风格的讨论。不过有消息称,宫指导更多通过录像分析进行球员考察。

广东队在全运会决赛中大胜浙江夺冠后,中国篮协迅速公布19人集训名单。这份名单涵盖老将新秀、国内球员与海外球员,显示教练组的多维度考量。具体名单如下:
后卫线(6人):
赵睿、胡明轩、高诗岩、程帅澎、廖三宁、王岚嵚
锋线(8人):
曾凡博、朱俊龙、赵嘉义、张镇麟、雷蒙、张宁、刘礼嘉、蒋浩然
内线(5人):
周琦、胡金秋、余嘉豪、焦泊乔、李祥波

名单公布后最引发争议的,当属全运会表现稳定的徐杰再度落选,而冠军队广东仅焦泊乔、胡明轩2人入围。相比之下,排名第六的北京队有4人入选(含周琦、赵睿等代表其他地区参赛的球员)。这种反差让部分球迷质疑选人标准。
仔细分析发现,北京队实际以本土球员身份参赛的只有雷蒙1人。周琦代表四川出战,赵睿虽注册在广东但代表河北参赛,曾凡博则长期在美国特训。这种"名义归属"与实际贡献的差异,或许是造成统计口径混乱的原因。

名单中最特殊的当属余嘉豪。这位为参加西乙联赛放弃全运会决赛的内线新星,刚抵达西班牙就接到国家队征召。这种"折返跑"式调用引发讨论:面对韩国队是否真需要召回海外球员?郭士强的谨慎用人是否会影响球员留洋发展?
附:中国男篮世预赛第一阶段小组赛赛程
2025年11月28日19:30 中国vs韩国(北京,五棵松体育馆)
2025年12月1日18:00 韩国vs中国(原州,原州体育馆)
2026年2月26日 日本vs中国
2026年3月1日 中国台北vs中国
2026年7月3日 中国vs日本
2026年7月6日 中国vs中国台北